二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大幅收窄之后,7月结售汇逆差再度加大。8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5年7月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7月结售汇逆差2655亿元人民币,逆差规模创新高。
此前,央行公布了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3080亿元,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下降2491亿元。负增长的规模亦创新高。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些数据都表明,7月外汇市场供求显著恶化,跨境资本流出压力上升。主要原因是,临近美联储预期加息时点,由于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导致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国内A股市场的波动,使居民重新进行资产配置。预计8月份外汇占款数据恐进一步恶化,央行降准的可能性加大。
结售汇逆差创新高
7月银行结售汇逆差2655亿元,而6月为顺差129亿元,7月较上月大幅减少2784亿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743亿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912亿元。1~7月累计结售汇逆差9129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从市场预期来看,不管是离岸还是在岸的人民币都有一定的贬值预期存在,会导致一部分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7月的结售汇出现逆差。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流出129亿元,较上月减少1621亿元。从结构来看,服务贸易流出规模大幅上升至980亿元。证券项下净流出289亿元,此前连续两个月流入。这反映出随着A股震荡加大,对资金吸引力减小。
“企业和居民的购汇意愿大幅上升,而结汇意愿则快速下降。在货币贸易项下的,购汇意愿为58%,是2012年初欧债危机缓释之后的最高值,而结汇意愿则创历史新低,仅为52%,较上月下降5个百分点。”谢亚轩表示。
而如何看待外汇占款的大幅收缩,是“藏汇于民”还是资本流出?温彬认为,7月贸易顺差比较大,形成了净购汇,如果净购汇留在境内,理论上讲外汇存款应该增加,但7月外汇存款是负增长。“实际上还是存在资本外流情况,这和7月股市下跌也有关系,可能一些投资者或短期的资本会换汇流出。”温彬对本报记者表示。
降准预期加大
8月11日,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并大幅贬值。在机构人士看来,人民币中间价的一次性贬值,中长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预期,但8月的外汇占款数据或许会更糟,央行全面降准的预期加大。
温彬告诉本报,7月的数据其实是导致8月汇率中间价改革的背景。“并不是说8月汇改导致8月的变化,实际上央行在8月11日进行汇改的时候也提到了,是对市场的一次修正。因为中间价高估,市场上对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不管是近期的价格还是远期的价格。”他说。
温彬认为,根据央行的表态,认为人民币中间价和市场价偏离(高估)3%左右。8月11日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之后,经过3天左右的贬值,目前中间价和市场价接近一致。未来汇率将会在目前水平下双向波动。具体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的变化。宏观经济可能下半年还会继续企稳,这对人民币的汇率水平是一个支撑。二是取决于美元的加息、加息频率的变化。在他看来,9月份的加息概率比较小,但是不排除四季度加息。
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也认为,8月外汇占款数据可能更糟,但汇率一次性贬值中长期看有助于缓释人民币贬值预期。不过核心还是需要制造一个高收益人民币资产,让投资者安心赚钱,不要把手头货币换为外汇。
李奇霖表示,未来的政策路线图是:短期降准抵补外汇占款缺口、中期基建稳增长制造新的高收益资产、长期注册制和资本市场改革借用创业、创新产生造富效应。
谢亚轩表示,央行在8月上旬进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改革,从报价的决定者,到通过作为外汇市场供求的参与者来影响报价,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在这样一个“磨合期”中,预计8月外汇占款负增长的规模仍然较高。如果流动性因此而受到影响,央行采用降准对冲可期。
温彬也表示,央行全面降准的预期加大,以此来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压力。此外,会加大结构性的政策操作,包括结构性的降准,还有MLF、SLF等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这些定向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来使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思路还是延续过去对‘三农’、小微、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和民生工程相关领域,在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方面,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发挥作用。”温彬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DF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