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席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首脑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正午在合影留念时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握手,并互致问候。在拍照留念时,中方领导人与安倍分居印尼总统佐科两侧。
【环球网报道记者王欢】日本时事通信社4月22日报道称,正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席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首脑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正午在合影留念时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握手,并互致问候。
中日首脑在万隆会议会场握手
报道称,在拍照留念时,中方领导人与安倍分居印尼总统佐科两侧。
与此同时,有关日本媒体不断有消息称中日首脑可能在22日晚举行会谈一事,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2日上午的记者会上称,“今天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有机会的话就很好。目前会谈时间、地点以及会谈方式都还在最终协调中”。
【早前报道】APEC习安会表情:习近平淡定安倍却有些心急
来源:侠客岛
时间:2014-11-11
APEC习安会表情引发关注
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引起国际媒体高度关注。这不仅是两人时隔一年多之后的再次会面(2013年9月,习总与安倍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上进行首次会面),更是2011年12月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中国与日本首相进行的正式会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互为近邻,怎么这两年间领居的见面会变得如此困难?这里头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
这两年,中日关系曲曲折折
在会见安倍时,习总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两年,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困难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严重困难”这四个字点出了近年来十分曲折的中日关系,而谁是“麻烦制造者”?就是日本。
2012年4月16日,日本右翼份子、时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东京都要购买钓鱼岛”的计划。在日本国内选举的背景下,随后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公开称拟“购买”钓鱼岛,使其“国有化”。尽管中国通过多种途径表明自身立场,但日本依然一意孤行,甚至就在时任中国主席胡锦涛会见野田佳彦并就钓鱼党问题表明立场后的第三天就宣布决议,正式购岛。
“购岛事件”一出,中日关系降为“冰点”。尽管同年12月野田佳彦因其所领导的民主党选举失利、黯然下台,但继任的安倍先生却同样玩着好几出刺激中国神经的“把戏”。
上任伊始,安倍就在记者会上强调,日本在国际法上拥有钓鱼岛,“进行着有效控制,没有谈判余地”。同时他还表示,上届首相任期中没能参拜,悔恨至极。这样的表达在随后的任期里有的再次出现,有的已经转化为行动。
2013年12月26日,安倍全然不顾中国和其他亚洲受害国家人民的感情,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12月31日,安倍在接受《产经新闻》采访时称,希望用新的“前瞻声明”替代日本1995年就亚洲在“二战”期间所遭受苦难发表的道歉声明——“村山谈话”。
2014年2月28日,安倍内阁的官房长官菅义伟宣称要调查“河野谈话”,企图否认日本在二战中强征慰安妇的行为。
2014年7月1日,安倍内阁决定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进而达到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的目的。
除此之外,东海及钓鱼岛局势也一直十分紧张,中日军机在东海上空的对峙十分频繁,甚至在2014年5月的中俄东海联合军演中,中日军机相距仅30米。
APEC习安会表情引发关注
求改善,小修小补“偶遇”不断
不过,虽然安倍一直用各种方式挑战中国的底线,但他又不断向中国示好。
在2014年APEC召开前夕,安倍曾多次表达希望在APEC期间与习大大进行会面,并表示愿意为之进行努力。
2014年3月14日,安倍当天的国会答辩中表示,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安倍内阁将整体继承包括“村山谈话”、“小泉谈话”在内的历届日本政府表明的立场。
2014年10月22日,日本副首相兼财长麻生太郎与中国副总理张高丽进行了非正式接触,呼吁在APEC期间举行日中首脑会谈。
2014年10月2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日本媒体认为福田很可能担当了安倍首相的特使的使命,为今年11月出席北京APEC会议实现日中首脑会谈做水面下的斡旋。
另外,2014年11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这其中,“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都涉及到了过去两年所发生的不愉快的问题,也实现了日本对中国的基本立场有所尊重,被外界视为实现“习安会”的前奏。
事实上,在“破坏了关系”、“伤了感情”之后进行小修小补的做法并不只是安倍擅长,不少的日本首相都有这种经验。当然,这其中最牛的恐怕就属“偶遇”了。
所谓“偶遇”,就是期望通过国际活动场合的偶然相遇来实现两国领导人的寒暄会面,进而向国内展示“虽然经历曲折,但是两国关系还是很友好的嘛。”
2005年,中日关系因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而跌入低谷。为了修补两国关系,小泉纯一郎在参加年底的东亚峰会时刻意忘记带签字笔,向邻座的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借毛笔,并与温家宝握手交谈,成功“搭讪”。
2010年,钓鱼岛海域发生撞船事件,中日关系再次出现危机。在当年10月的亚欧首脑会议上,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走廊“偶遇”,两人相互打招呼后发现走廊刚好有两把椅子,也刚好有一名翻译,于是双方进行了25分钟的交谈。
不过,这一招不是永远有用的,也要看关系的破坏是不是到了“过头”的程度。比如日本购岛事件后,在当年的亚欧首脑会议上,野田佳彦也想来一次“偶遇”,甚至在温家宝经过时面带微笑期望得到他“友好的回应”;但是温家宝两次经过他身边时都“擦肩而过”,甚至连目光都没有接触。
着急见,会见背后另有隐情
透过两人见面的照片,观察细致的岛友可能已经发现,习总气定神闲、镇定自若;而安倍却是有些心急、似乎不太淡定。
安倍为何急着要来见习总改善关系?恐怕有多重因素需要考虑,不过岛君认为可以分为经济与政治两大类。
从经济方面看,安倍政权提升日本经济的最大招数就是“安倍经济学”。所谓“安倍经济学”有三支箭,分别是货币“量化宽松”、通过新的公共开支计划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和结构性改革。如今,这三项有的“副作用”已显现,有的没有实现。对于本国市场狭小、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日本来说,拓展国际市场对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中国市场大、经济发展势头好,与日本地理位置接近、经济互补性强,因而对日本的出口、投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日本也希望借力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来推动其本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从政治方面看,日本国内和其盟友美国对安倍的外交策略有所不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日本外交重心应在自身所处的亚太地区,但安倍却高调推行“地球仪外交”,密集出访拉美、非洲、南亚等地区,但在访问了49个国家后却还没有到过最近且最重要的中国和韩国。这一行为让国内不少人士感到日本在家门口正被不断“边缘化”,比如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停滞后,中韩自贸区谈判却进行得如火如荼,完全没有因日本的缺席而显得冷清(比如今天,习大大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会晤时已经共同确认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这日本能不着急嘛).
另外,盟友美国出于保持亚太地区战略平衡的考虑,也不希望日本因为历史和领土问题与周边国家闹得太僵,以至于大家联手对付、孤立“日本”,搅乱其东亚的战略部署。
当然,不管是哪类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安倍为了改善日本目前的状况获得各方支持,以便在将来的选举中做到连选连任,延续政治生涯。这恐怕对很多民主国家的政治人物来说都存在相似的逻辑吧。
不过,习总也说了,历史问题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感情,关系到本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大局,日本只有信守中日双边政治文件和“村山谈话”等历届政府作出的承诺,才能同亚洲邻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必须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希望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采取审慎的军事安全政策,多做有利于增进同邻国互信的事,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作为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中国自然不希望与日本总是“脸红脖子粗”地相遇,这样大家都不愉快。何况中日两国有相似的文化,有着千年的交流成果。但是,如果日本总是触犯中国的底线,不照顾中国人民的感情,不正视历史问题,不信守双边政治文件,那么这次的会面可能也仅仅是会面而已。中日两国要真正捐弃前嫌、携手共进,恐怕日本信守承诺才行。
(责任编辑: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