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外 >> 浏览文章

新加坡智慧国家计划镜鉴数据收集分析无缝整合助力政府服务

2015-5-27 6:46:21东方财富 【字体: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智慧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于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而言,部分地区的“城市病”问题严峻。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智慧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于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而言,部分地区的“城市病”问题严峻。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那么,智慧城市到底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更需要重点发展,或者说需要重点关注?

  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计划的实施状况,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给地铁自助售票机装上POS机,让乘客能选择刷卡买票;医院药房里,机器人取代人工药剂师进行配药工作;机场的每一个登机口分别配备智能安检机器和相关工作人员,缩短乘客等候时间……在新加坡,其此前提出的“智慧国家”计划已逐渐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今年4月末,《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受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邀请,前往参加在当地举行的“2015年智慧国家创新论坛”(SNI),并参观、采访当地的一些智慧城市项目。

  据了解,新加坡“智慧国计划”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和解决城市病等社会问题,新加坡的愿景是将国家打造成为无缝整合IT、网络和数据的智慧国,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社区和未来。

  而在上述论坛上,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同圣淘沙发展局(SDC)宣布合作,今后技术公司将以圣淘沙岛旅游景点为原型,把技术创新真正放到商业领域实践。

  发展重点:

  数据连接、收集和“认知”

  成立于1965年8月9日的新加坡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面积只有716.1平方公里。正是这个年轻的国家最先描绘出智慧国家战略。

  据了解,新加坡在2006年公布了“智能城市2015”计划,并从去年开始酝酿并提出“智慧国家2025”10年计划。2015年4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首次明确阐述了新加坡智慧国建设将优先进行的三大任务:其一,要让年长者能借助科技在原地养老,并过着独立且充实的生活;其二,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改善交通系统和乘客体验,让出行更便利;其三,确保数据的流通和交换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目前,新加坡的“智慧国家”建设还处于打基础阶段,改善基础通信设施和网络连接状况是主题,以试点形式展开,重点则是进行智慧国家平台(SNP)建设。

  据IDA介绍,新加坡的智慧国家平台围绕三个领域展开,除了涉及连接和收集两大领域外,还包括“认知”。首先在连接上,以实现不同地点之间的“全时段连接”为目标;其次是收集,部署一个公共部门,可以保护、管理和分享关键传感器数据的运营系统;最后所谓的“认知”则是指,在前两步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用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服务。“新加坡国土面积不大,也没有太多的自然资源。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城市化进程,我们只有广泛采用高科技产品,如感应器、机器人、无线网络等,来建立一个‘智慧国’,以此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消除数字鸿沟,这也是新加坡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愿望。”IDA局长Jacqueline Poh坦言,能建设智慧国家,因新加坡没有过多的地域划分和机构分立限制,各方能积极参与配合。

  IDA执行副主席Steve Leonard则表示,随着今年新加坡开始构建实现智慧国家愿景的开展,“还需要体验并创建跨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如医疗保健、交通、金融和物流。”

  商业探索:

  模式兼顾、合作与创新

  记者在此次参观、采访中还了解到,新加坡的智慧国家平台将分两期推进,目前仍处在主攻重点区域的第一阶段,预计今年未完成;第二阶段目标是计划在新加坡实现大范围部署。

  IDA把第一阶段的建设对准传感器连接、网络试点,一是要改进交通密集区域的有线和无线传感器连接;二是在特定的人流密集区,即裕廊湖区启动HetNet(异构网络).

  异构网试点计划范围包括裕廊湖区内的组屋电梯、人行道、巴士转换站和地铁站,预计在2015年底完工。通过本次试点,业界将对缓解人流量高峰地区网络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而且还会测试蜂窝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无缝连接的可行性。例如,居民在从地铁站(通过蜂窝网络)到电梯(通过公共无线网络)再回到家中(通过私人无线网络)的整个过程中,都能不间断地连接上网。

  此外,这一计划带来的想象空间,除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外,新加坡在相关建设中寻求商业创新、落地。当地一些创新企业和研究机构就计划推出无人驾驶汽车及一些远程应用。例如,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目前正处于实验测试阶段。参与这一项目的刘伟(音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项目组通过购买改装Yamaha电瓶车,车辆充满电可行驶8个多小时。此外,通过自行开发操作系统,其系统已实现蓝牙、上网等电脑端的基本功能。

  Jacqueline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就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还需要IT企业、初创企业、研究机构等角色的共同参与。在新加坡的实践中,初创企业的热情很高。长远看,工业、商业等领域都将从中受益。

  《《《

  延伸阅读

  阿里腾讯“智慧城市”样本:帮政府打通、集中数据节省成本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也在切入“智慧城市”领域,推进各自的“城市服务”,主要方式就是和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即前端(地方)提供服务入口,后端(互联网+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支付体系等服务框架。

  今年5月11日,阿里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民生、医疗服务等领域深入合作。

  对此,阿里云高级业务专家段永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基,亦是政府部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的关键。

  腾讯微信的“城市服务”已在广州等五个城市上线,覆盖6000万人,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100万次。4月22日,蚂蚁金服、阿里和微博共同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上海等首批12个城市上线“城市服务”。

  此外,记者从阿里方面获悉,云端构建上,全国已有海南等14个省市引入了阿里云计算,目前运行在阿里云平台上的政务应用超过1500个,涉及网上审批、交通、医疗、社保、城管、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

  段永华指出,“互联网+城市服务”不是简单地把政务服务放在网上或手机上,而是深度整合底层系统、数据与服务平台及入口的整体解决方案。“根据我们的接触,两三年前,从中央部委到各地政府就已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最直观的表现是各地政务微博的开通。伴随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各地政府对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深入。”

  那么在提供各类查询、办理服务时,互联网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分别发挥怎样的职能?相关数据归谁使用和所有?

  对此,段永华表示,以阿里为例,政府数字服务平台的搭建由政府主导完成,在这个过程里,阿里负责把自己生态里的伙伴和资源,如东软、中软、浪潮等开放给政府,搭建在云上的应用、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在云端客户手中。利用“互联网+”建智慧城市,首先要有互联网思维,再造政府部门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业务流程,使政府服务产品化、在线化,甚至是定制化,进而提升公众服务满意度。因此,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建设和部署有多个好处,除了能共享融合政府服务信息资源,还能为政务应用提供不间断的服务能力,以及跨部门业务的无缝衔接。“智慧城市的关键是‘会思考’。”

  段永华进一步指出,针对政府机构的“互联网+”转型,阿里云主要瞄准政务基础设施市场和延伸的服务应用,与政府一起探索新的政务服务模式和数据经济模式。

  记者了解到,具体操作中,互联网企业的云平台可以帮助政府把IT系统从原来的封闭系统中逐渐集中,形成数据的统一管理。这样一来,政府一方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可为未来开放数据奠定基础。

  段永华以阿里跟贵州省政府合作的“云上贵州”举例,去年阿里云将贵州省7个厅局的数据进行接通和系统集中,帮贵州省政府节省了51%的成本。

  《《《

  记者手记

  公众参与度高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接地气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承载的人口将越来越多,城市面临的挑战也愈加繁多和复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主要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在新加坡对相关智慧城市参观所获最大感触,新加坡在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实验、试点过程中,让很多技术创新不仅停留在“高大上”的展示上,还尽可能提升公众的参与度,也就更接地气。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新加坡采访、参观期间发现,这里种种搭上智慧二字的生活场景、试点项目,老人和儿童不会被“隔离”在使用群体之外。

  例如在“TechSaturday”活动期间,公众体验新技术已然成为一场嘉年华活动,现场人头攒动。“TechSaturday”活动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展台,展出虚拟现实眼镜、无人机、通过面部表情操作的自动贩卖机等高科技产品,且各展台还配有讲解员,与其他高科技行业展会无大的区别。但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展会的受众并非专业人士,主要目的也不是展销商品,而是向公众提供体验前沿科技的机会。记者在现场发现,参与者主要是中小学生,家长更多是担当陪伴者角色,因此会场的一些产品实践场地内出现了活动参与者收集项目印章兑换小吃的餐车。整个会场已然成为一个遍布热狗和粉色棉花糖的“儿童乐园”。

  事实上,新加坡政府在建设“智慧国家”的进程上,除调动普通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外,还吸引相关领域的人士共创与合作,主要是以为IT技术公司为代表的行业伙伴。

  据了解,去年10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曾召开行业介绍会,向合作伙伴综合展示其“智慧国家”平台的项目情况,并表明需要各方在哪些维度一同参与建设。

  数据收集兼顾安全

  除了提高公众参与度外,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味追求科技的炫酷,而是给予当地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帮助,让百姓受益。例如地铁自助购票窗口装POS机,超市设自助结账柜台,实现难度并不大,却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如智能排队监测系统也使用了先进的视频传感来实时确定排队的长度。在出租车停靠点,可以确定排队和出租车抵达的情况,帮助上下班的人做出恰当的出行选择等。

  在新加坡采访、参观过程中,除时时感受到,新加坡智能科技给城市所带来的创新活力与生活便利外,其物联网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这座城市各种数据的收集,也令记者印象深刻。例如,汽车上有传感器,开车经过某条公路发现路面损坏,可以自动发送,也可通过手机定位等进行报修处理。

  新加坡被越来越多的数据所覆盖,其传感器遍布全国,也会随之产生一些问题,其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及安全的问题最被关注。那么其又是如何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的?

  据了解,新加坡对于数据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新加坡《个人资料保护法》已正式生效,其他相关信息安全的法律也在制定之中。根据新加坡《个人资料保护法》,任何机构如果需要利用个人数据来开发解决方案,都必须征得个人的同意,或保证所有资料都是匿名使用,这样个人就无法被识别。该法还规定,任何机构都必须采取必要合理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个人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收集、使用或其他类似的风险。

  由此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实现不会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复杂的协调过程。这个“系统中的系统”需要社会各方、城市中各个角色的充分关注,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全球各地的建设经验,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特点,量身订制合理的建设方案。

(责任编辑:DF15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