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的欧洲之行中,“国际产能合作”成为了最亮眼的高频词。他在布鲁塞尔、巴黎、图卢兹等地的演讲中多次强调,中国的巨大产能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结合,可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三赢”。
7月7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在记协新闻茶座上指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取得快速进步,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大幅提升。中国有220多种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产销量排名第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22%。中国有能力推动产能合作,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
国务院5月13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另外,该文件明确指出,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既然是要考虑盈利能力,那么政府和企业将如何管控项目风险?
邢厚媛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一方面,世界政治形势不太稳定,中东北非动荡持续,宗教地区冲突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近期波动很大,存在一些风险,而中国企业在驾驭项目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在她看来,主要可以采取四方面措施来应对。
首先,建立风险评估防控机制,对中长期风险进行跟踪,及时发布预警;第二,跟相关国家加强协调沟通,由对方国家给企业提供一些保护,加强外交方面协调;第三,强调政策性保险 ,加强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发挥好中长期的风险保障作用,扩大保险覆盖面;第四,企业作为产能合作的主体,应该提高境外经营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有国际市场决策管控能力,能够应对当地市场变化。
印度需引中资改善商业环境
近几年,中印贸易发展停滞。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两国贸易总额在2011年达到峰值739亿美元,此后连续两年下跌,直到去年才略有改善,接近700亿美元。这与时任总理温家宝2010年提出的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另外,据印度工业联合会统计,在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440亿美元,对华出口只有110.1亿美元。
分析认为,中印产业结构互补性不强是造成中印经贸关系停滞和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将如何与印度开展产能合作?“印度经济增长水平很快,印度总理莫迪在访华时也表达了与中国拓展经贸合作的意愿,希望印度能够为中国投资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邢厚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在选择优先进行产能合作的国家时,不能只考虑对方的政治愿望,还要评估双方产业是否有互补性,具备产业合作基础,另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劳动力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往来便利化等也是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中俄产能合作前景在于高端装备制造
据海关统计,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达6.8%,突破950亿美元。中国仍是俄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邢厚媛指出,中俄产能合作的前景在于高端装备制造,将有力助推两国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11月,大连机床集团、中国保利集团、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机床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合约,将共同投资3亿美元,在俄罗斯组建数控机床制造公司。此次在俄投资建厂是中国机床行业首度进军俄罗斯,满足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市场对数控机床的发展需求。
7月8日至11日,俄罗斯将举行第六届创新工业展,中国将以主宾国身份举办主题为“智造中国”的展览。133家中国企业,包括中铁总公司、中核集团、航天科技 、航天科工 、中航工业 、中船重工 、中交建、一汽、商飞公司等重点央企,也包括力帆、特变电工 、浪潮集团、徐工、浙江正泰等民营企业,将展示中国在装备制造和创新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
“自2006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以来,中国在创新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国内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都位居世界三甲。”邢厚媛说。
非洲应该加大开放力度
邢厚媛指出,未来中非合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第一,应针对中国与单个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进行深入的产业互补性研究。非洲国家的工业水平基本上都不高,多是资源密集型经济,应该考虑如何把当地在资源、劳动力、环境上的优势带入中非产业合作体系,转化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第二,非洲国家加强应该增强区域内合作,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电力合作、信息共享,并提升关税、签证的便利性,加速内部一体化发展。第三,非洲国家政府应当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只有让外国人赚到钱,才能带动当地发展”,比如,应该下力气改善港口条件,改善经济特区、开发区等的政策优惠条件。
去年,邢厚媛在安哥拉调研时接触了这样一个案例:中信建设集团在当地搞工程建设时想雇佣当地工人,但发现他们的劳动能力不足,而且大多喜欢做小商品买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集团就建了一个“百年职校”,向16岁至26岁的当地人提供半年到一年的免费培训,教他们开卡车、水泥车,毕业后就可以参与当地的工程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拉动就业的实践,但当地政府不能只靠中国企业,而是应该自己承担培训的责任,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邢厚媛说。
(责任编辑: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