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会议日前通过了新经济增长战略和旨在健全财政的经济财政运营与改革基本方针。新经济增长战略提出,为应对人口下降,通过增强IT和培养人才提高生产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重建。
日本这一新经济增长战略是去年发布的经济再兴战略修改版。内容包括产业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国际拓展战略3大部分,囊括了强化企业经营战略、创新职业教育等高等教育机构、引进外国IT人才、发展健康医疗商业、加大农林水产食品出口、实现外国游客旅游消费4万亿日元目标,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在5年内提供1100亿美元的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等。日本领导人将上述内容概括为“促进设备、人才投资,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以技术创新引领生产力革命”。
经济财政运营与改革基本方针提出,2020经济年度实现基础财政收支盈余,将通过避免借债并依靠税收增加来实现。为此,日本需要实现基础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3.3%降到2018年的1%,实现名义GDP增长率3%(实质为2%)以上的经济增长,从而带动税收增加,最终实现财政重建。
经济增长战略可谓是安倍经济学的核心。但是,纵观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的内容,可以发现其政策框架形式多于实质内容。
首先是框架性政策多,操作性步骤少。如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等,这些当然是振兴经济的正道,但“年底前制定支援风险投资企业政策进度表”、“年底前创设协议会研究解决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相关课题”、“探讨在国家战略特区实施小型无人机技术实证的制度改革”等诸多日程,等于是把作业都留给了今后和相关部门的大臣,实际操作效果仍未可知。
其次,新战略明显偏离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的着力点。为避免其他问题激化执政党与在野党的矛盾,为安保法案通过创造有利条件,日本政府去年提出的改革农协相关法案、促进农地流转的税收改革相关法案等,都因本届国会重点审议安保法案,被自民党束之高阁。截至目前,去年的改革目标尚未兑现。
再次,基本方针中的健全财政计划,将坚持到2020年度财政收支实现盈余的目标,但却没有设定财政支出额的上限,其本身只是一个大体“目标”,而且是以乐观估计经济实质增长2%的良性循环带来税收增加为前提的,忽视了既定的2017年4月再次提高消费税将给消费带来的打击。
最后,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二战后出生高峰期的一代将在2020年以后达到75岁,进入“老龄化后期”,这将增加养老、医疗、护理等各种社会保障的负担,财政支出所面临的压力很大。日本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2倍,比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更为严重。面对这些问题,健全财政计划但缺乏具体政策,其未来落实和执行效果令人担忧。
有关专家指出,促进经济增长与健全财政收支,在日本可谓路途遥远。“安倍经济学”最终结局如何,心中没底的恐怕不止是日本企业家和日本老百姓。
(责任编辑: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