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外 >> 浏览文章

英国旅游业为何“高冷”

2015-8-14 6:24:02东方财富 【字体:

巨大的消费能力令中国游客成为近些年各国争夺的“香饽饽”。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来到本国,各经济体大打“中国牌”,不仅主动对华推广本国旅游特色,还执行包括简化签证手续、针对性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项目等战略措施。

  巨大的消费能力令中国游客成为近些年各国争夺的“香饽饽”。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来到本国,各经济体大打“中国牌”,不仅主动对华推广本国旅游特色,还执行包括简化签证手续、针对性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项目等战略措施。

  然而,各经济体对中国游客的“卖力招揽”,却引发了部分国家民众对自己政府的“不满”。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一些重要的商界领袖直言,在吸引中国游客赴英旅行一事上,英国政府的措施不够大胆。

  当前中国游客赴英游究竟是什么状态,此事又何以招致民众对政府执行力的“诟病”呢?

  中国游客赴英不增反降

  事实上,在吸引中国游客一事上,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众信旅游媒介经理李梦然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由于英国地处欧洲大陆外,并存在实施独立签证政策的问题,因此公司在推广欧洲五国、欧洲十国旅行套餐时,英国很少能位列其中,可提到欧洲,提到赴欧旅行,中国游客下意识脱口而出的多数还是英国。

  可惜,这样的“先天优势”却未能反映在中国游客赴英旅游的数据上。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赴英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攀新高,同比上升5.2%,达到344万人次,但是中国游客数量却从23000下降到19000,这也是近5年来中国赴英游客数量首次下降。此前,中国赴英游客数量每年均呈13.4%的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宏观原因有英国政府更重视金融服务这一支柱产业,而非旅游业,再加上英国经济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小,经济复苏速度也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因此对以旅游拉动消费的驱动力不够迫切,更难刻意针对某个国家游客推出“招揽”措施。与此相比,其他国家却将旅游业,尤其是具有巨大购买力的中国游客当做是拉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并配合出台针对性的旅游“招揽”措施,最终导致赴英中国游客“被分流”,这也在预想中。

  不“高冷”就好了

  对于英国对中国游客的“不作为”,李梦然也从技术角度进行了自己的解读。

  签证方面。李梦然称,中国游客赴英旅游需要单独申请签证,这与拿到申根签证后就能畅游欧洲大陆相比,先“矮了一头”。更关键的是,英国签证申请难度甚至高于申根签证。

  李梦然进一步解释说,申请英国签证需要提交的材料多,手续繁琐,且英国方面还要求进行指纹采集,这给赴英中国游客输送大户——旅行社造成了很大困扰。另外,李梦然表示,长期的境外游业务办理令公司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大使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如果旅行社提交的签证材料有任何缺失或不足,这些国家的使馆工作人员都会给予明确提示并准许修改。“这在申请英国签证时,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申请的材料只要有一点差错,就会被全部退回,现场根本没有回旋余地。”李梦然说。今年7月1日,英国针对中国游客推出了“一站式英申根签证”服务,但李梦然直言,赴英国旅游签证申请困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除旅游手续外,李梦然还强调,英国旅游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太高冷”。她称,今年众信专门推出了“赴英旅游专线”的项目,结果在项目执行阶段找英国各城市旅游局进行配合时,对方态度并不热情,更别提如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一般,亲赴中国积极宣传城市特色,并根据中国游客消费习惯制定景点线路和活动了。

(责任编辑:DF15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