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提振经济,包括量化宽松(QE)以及实施零利率政策。这些政策并没有起到美联储预想中的作用,美国通胀及GDP增长依旧疲软。而美联储在政策意图上的模糊用词,使得投资者对其意图感到更为迷惑。此外,美联储9月加息还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美联储(FED)正在重新审查一些金融危机之后实施的政策,这些政策看上去并不如他们预计的那样有效。
圣路易斯联储周二(8月18日)发布的白皮书剖析了美联储在2008-2009年采取的抵抗金融危机措施,副主席威廉姆森(Stephen D. Williamson)发现了美联储此前一揽子宽松政策的三处关键政策原则错误。
具体的说,他认为,自2008年实施的通过零利率来促进通胀的政策思路,实际上起的作用刚好相反。他认为,美联储用来传达其思路的前瞻性指导实际上只会让投资者感到更加困惑。最后,他指出,量化宽松政策(QE)或者每月的债务购使得FED的债务负债表超过了4.5万亿美元大关,但其对实际经济起到的作用即使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充其量也只是聊胜于无。
威廉姆森很快承认,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通过流动性项目比如定期资金招标工具将资金注入银行来确保帮助确保美联储不会犯的大萧条时期的错误。
至于刺激通胀,减少就业或者其它持续性经济活动的结果对于QE来说是最好情况下的最好混合。除了温和的通胀,GDP经过多年的经济复苏也并没有超过2.5%,而工资增长依旧深陷泥潭,一直在2%或者下方波动。
威廉姆森表示,据我所知,并没有什么措施将EQ以及美联储的最终目标—通胀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到一起。事实上,证据表明,QE对于提高通胀并没有任何帮助。
比如,尽管FED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政策,但是其依旧无法达成其2%的通胀目标,此外,瑞士和日本的资产负债表相对于GDP来说比美国大的多,并且经历过极低的通胀或者通缩。
QE最初的作用似乎体现在股票市场,自2009年金融危机跌至低点之后,标普500指数飙升215%。而低通胀担忧依旧,利率也一直保持纪录低位。
有趣的是,那些美联储评论家支持其措施的同时,所存在一个最大的担忧就是,膨胀的资产负债表将推动通胀上升通过将高能资金流入市场以及推动物价上升。
然而美国的通胀和一些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就维持在很低水平,虽然那些央行的政策力度相比美联储更偏向鹰派,但对通胀率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在威廉姆森观点中,这是那些决策者固守泰勒法则的结果,这也显示出了与当前经济形势相对应的利率水平。这种思维本质上为,低利率将引发低通胀,诱导了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ZIRP).
长期名义利率为零的时候,通货膨胀较低,美联储认为,实施零利率政策将最终提升通胀。然而事实上,的政策并没有效果,如果美联储继续采取激进的泰勒法则,那么零利率政策就会一直持续那么他们的通胀目标就无法实现。上述观点似乎与最近的观察到的各国央行的行为极为吻合。
在QE第三阶段,美联储正视图建立一些开始加息时候具体的目标,如6.5%失业率以及2.5%通胀目标。然而,随着失业率下降以及通胀的停滞,FED开始改变规则,现在整体失业率为5.3%,央行也着手准备加息。
威廉姆森认为,美联储的透明度或许太过了,他将两篇公示市场委员会会议声明篇幅对比作为例子。2007年1月31日的危机前的会议中,声明全文只有129个词,而2018年1月28日的会议中,声明单词量翻了翻,多达529个词。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将紧盯美联储的某些关键词。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使用“延长期限”这一措辞来表述还QE时间长短问题。然而,随着美联储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其前瞻性指导的影响也越发温和。
威廉姆森指出,“延长期限”这个单词的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太模糊了,货币政策规则应该被指定为应急预案而不是在之前实施的措施。如果没有能够应对跨过临界值得相应措施的话,那么“临界值”这个词就毫无意义。因此,金融危机后的美联储前瞻性指导实际上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困惑而不是清晰的阐明美联储的政策规则。
许多分析师都预测美联储将在9月加息,然而依旧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用来监测期货合约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美联储政策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加息的可能性只有36%。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