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二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打出了7天和28天逆回购的“组合拳”,此举在扩大流动性投放规模的同时,拉长了投放时效,进一步释放出平抑春节前资金面季节性波动的积极信号。市场人士预计,目前来看,春节前资金面总体稳定可期,而鉴于综合运用逆回购和MLF等定向工具既可提供稳定的流动性支持,又保留了政策回旋的余地,未来一段时间这可能仍是央行调控流动性的主要做法。
流动性投放逐渐加码
继上周四重启7天期逆回购之后,本周二(1月27日)央行再度祭出28天期逆回购,以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公告显示,央行周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上周四的3.85%;同时,央行进行了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80%。这是央行最近两年来首次使用28天期逆回购,上次是在2013年1月8日。上周,央行开展7天期逆回购交易,则是2014年1月28日之后首次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央行此次再度进行逆回购交易,一则确认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正恢复常态化,二则意味短期流动性维稳力度继续加码。有市场人士指出,因本次28天逆回购到期日覆盖春节假期,央行重启这一期限逆回购,为扶助机构备战春节前流动性大考添一利器,进一步释放出平抑春节前流动性季节性波动的积极信号。
中短期内,货币市场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月末、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扰动,特别是春节前企业和居民集中取现,使得机构面临很大的备付压力;二是2月中上旬不排除有新股发行,“打新”效应与春节效应叠加,恐将加剧春节前流动性波动。交易员表示,如果说28天逆回购可用于满足跨春节资金需求,7天逆回购对于平抑新股发行的影响则有较好效果。从之前新股发行日程安排上看,申购新股造成的流动性波动一般持续一周左右,7天逆回购恰好覆盖了这一期限。
分析人士指出,7天逆回购与28天期逆回购搭配使用,既兼顾了机构对多种期限流动性的需求,又适当拉长了流动性投放时限,更有助于平滑中短期流动性波动,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未来随着春节渐近,节假日效应对货币市场流动性影响将逐渐增强,预计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春节前流动性不大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据统计,本周有500亿元前期逆回购到期,周二公开市场操作完成后,央行已提前锁定净投放100亿元。考虑到月末临近,央行大概率将在周四继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规模有望在上周的500亿元基础上继续加码。
放松趋势明确手段相机抉择
从重启时点和资金投放期限上看,央行近期恢复逆回购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应对春节前流动性季节性波动,因此市场普遍预期逆回购操作将至少维持到春节前后。而考虑到基础货币面临供给缺口,节后央行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减少1184亿元,是去年8月以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当月银行代客结售汇连续第四个月出现逆差,且规模较前一月扩大至699亿元。不难看出,短期外汇流出的现象比较明显。为弥补外汇流入减少造成的基础货币供给短缺,央行有必要增加主动投放流动性的力度。从2012年情况来看,在当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央行逆回购在较长时间内充当了补给基础货币的一项重要工具。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通胀持续低迷,货币政策操作将延续稳中偏松格局,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对偏松政策的印证,但从综合短期流动性供求状况来看,目前央行所做的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的下滑,全面放松的意图不明显。这一点,从周二逆回购交易中标利率上也有所显现。当日央行7天、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虽低于二级市场回购利率,但明显高于此前央行公布的续做3个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3.5%).
事实上,去年以来央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偏重定向或结构性调控;二是期限不长,如MLF、SLF、SLO、公开市场逆回购的期限均不超过3个月。这表明央行在主动供给基础货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定向工具的结构性引导功能,并且保留了政策回旋的余地。分析机构认为,这反映出局部去杠杆压力对货币政策放松存在掣肘,同时体现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频繁的资本流动环境下,央行货币政策具有相机抉择的倾向。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货币政策逐步放松的趋势依旧明确,央行短期可能延续“滴灌式”宽松的做法,但如果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或资本流出压力持续增大,则央行仍可能动用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
(责任编辑:DF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