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第二批置换额度快速下达 地方债置换还有第三批?
外媒:中国债券置换定额或再翻倍 理论上可扩至20万亿
地方债券置换不应误读为量化宽松
===全文阅读===
第二批置换额度快速下达 地方债置换还有第三批?
今年的第二批地方债置换计划来的有些早。
6月10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第二批1万亿存量债务置换额度已经下达各地。此时距离5月18日江苏率先发行第一批置换债券还不足一个月,大部分省市的地方债置换计划还没有开始。
“第二批置换额度能这么快下达,得益于第一批置换债券的顺利发行。”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第一批置换债券并不被市场看好,但在财政部推出了定向发行以及其他一些措施之后,置换债券的吸引力上升,第一批债券发行比较顺利。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对本报记者表示,考虑到地方债务的规模,不排除中央接下来会推出第三批债务置换额度的可能性。但债务置换只能治标,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问题,还需重构央地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为地方财政开源节流。
置换提速
第二批债务置换计划这么快就出台,超出大家的预期。
李奇霖向本报记者解释,财政部要求第一批置换在8月31日前完成,如果到时再下达第二批置换额度就有些晚了。因为三季度和二季度一样,都是今年债务到期的高峰期,三季度面临的偿债压力也很巨大。根据第一批债务置换的经验,从公布置换到实际完成,中间存在时间差,因此需要提前公布额度等相关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压力十分巨大,地方的系统性金融危险不容小视,这使得推出第二批存量债务置换刻不容缓。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治研究所所长丁建臣则指出:“地方债的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存量项目进行不下去,增量项目也没法开展。”
眼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正在加大。最新的财政数据显示,我国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4355亿元,同比增长5%,扣除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之后的同口径增长仅为3.4%,依然保持低位。其中,能最直接反映经济情况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只有0.4%。
在这种情况下,6月1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财政部在同一天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明确第二批债务置换额度已经下达,其用意不言自明。
温来成告诉本报记者,导致第二批债务置换这么早面世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批置换债券的发行出乎意料得顺利。
温来成表示:“第一批置换债券开始发行时,情况并不乐观。但随着央行降息降准,并推出定向发行等措施之后,金融机构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其实财政部相关人员此前在一些讲话中就提到,要根据第一批置换债券的发行情况,再决定后续的置换计划。”温来成表示,随着第一批置换债券的顺利发行,再加上经济下行和财政收支的压力加大,中央迅速下达第二批地方债置换额度也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第三批?
第二批地方债置换额度的下达无疑是一些地方政府梦寐以求的。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忧。面对汹涌而来的万亿置换债券,银行等金融机构,尤其是那些手握即将到期存量债券的金融机构,可能心里就要打鼓了。
“今年的地方发债规模太大了。”温来成表示,今年光两批置换债券的规模就达到了两万亿,而我国此前地方融资平台发债规模最大的2012年,总体也才1万多亿。如此巨大的发债规模,对于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可能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李奇霖告诉本报记者,2015年地方政府到期债务除2013年6月底审计署公布的1.86万亿外,再考虑新增债务以及2014年底债务甄别中或有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的可能性后,民生证券宏观团队估计2015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到期债务规模约有2.8万亿。他认为,在2万亿规模的前两批置换之后,很有可能还会有第三批置换额度。
温来成也指出,2万亿的置换额度再加上计划发行的5000亿一般地方债券和1000亿的专项地方债券,看起来似乎基本能够覆盖今年即将到期的债务。但是,这2.6万亿并不能全部用来还债,毕竟地方政府还需要一部分资金来延续和推动一些建设项目。因此,推出第三批置换债券还是很有必要的。他认为,第三批置换能否推出和何时推出,关键要看目前下达的第二批置换债券的发行情况,如果债券发行顺利、市场平稳,金融机构没有明显反应的话,那么第三批置换很快就能推出。
但在温来成看来,第一批置换债券发行顺利,并不意味着第二批同样会很顺利,毕竟量太大了,届时市场如何反应,现在没法预料。
李奇霖也认为,第二批置换债券的发行会对债券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到期城投债被置换成地方债后,商业银行可用于配置其它品种债券的超储减少,对其它品种债券形成挤压,从而形成了供给冲击;另一方面,短久期高利率的城投债被置换成长久期低利率的地方债后,银行资产端期限被拉长,银行需要调整其它资产配置,包括减少其它长期债券的持有。他指出,央行需要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来缓冲地方政府债的负面影响。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置换地方存量债务只是治标,难以治本。温来成指出,债务置换只是调整债务期限以错过偿债高峰,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本身并没有减轻。他建议地方政府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将这些资金投入到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中去,以扩大税源,提高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李奇霖则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扩张,根本上源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以及中央对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问题,还需重构央地政府之间财税关系,为地方财政开源节流,比如增加一般转移支付力度、新增地方税种、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加大PPP模式的推广力度等。(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DF155)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