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并购重组 >> 浏览文章

分析称软银收购Sprint前景难看好 并购失败已注定

2012-10-31 7:59:35新浪科技 【字体:

    以下即高德的评论文章全文:

    还记得购并交易的光辉岁月吗?

    记得当年,我们不时就可以看到自信爆棚的企业巨子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炫耀他们刚刚完成的,一举改变了游戏规则的交易。记得当年,财经媒体的记者们总是忙忙碌碌,从一个发布会跑到另一个发布会,捧着一堆一堆各种交易合约的资料。

    不必说,伴随若干当时看上去最美的交易最终坠落尘埃,那样一个时代也寿终正寝了。比如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姻,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剧本中才可能有的天作之合,但最终却被证明完全是一段错爱。

    可是,正当我们以为往日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时候,日本的软银却宣布将控股斯普林特(S)了。斯普林特虽然仅仅名列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VZ)和AT&T Inc(T)之后,为美国的第三大无线运营商,但是距离前两者的距离却非常可观,而且常年亏损。

    不久前,软银的亿万富翁董事长孙正义和斯普林特首席执行官赫西(Daniel Hesse)在东京联袂宣布了一桩复杂交易的达成,在交易当中,软银举债约200亿美元注资,获得对方70%的控股权,而斯普林特余下的30%股票将继续在市场上交易。这一交易也一举超越1989年三菱地产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那一次,成为日本公司收购美国公司的规模之最。

   新得到的资金将帮助斯普林特清偿堆积如山的债务,同时让他们有了更充分的弹药去与别的无线运营巨头开战。在孙正义这方面,交易也被视为一个重大突破——这是他2006年收购沃达丰日本,挑战日本电信市场双雄垄断局面以来的最大进展。

    孙正义确实是个特立独行的角色,他曾经是韩国农场主的后裔,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期间摇身一变,成为企业巨子。

    “接受挑战就必须承担巨大的风险。”在发布消息后接受采访时,孙正义补充说,“如果我没有任何有趣的策略,我不可能押上200亿美元的赌注。”

    不过,这样的表达确实是太似曾相识了。于是,我决定研究一下过去的那些重要的购并交易,看看成功者是因何成功,失败者是因何失败,而所有这些对于投资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于是,我联系了一位这方面的专家,即弗吉尼亚州大学达顿商学院院长布鲁纳(Robert Bruner),他2005年曾经发表《铁血购并》(Deals from Hell)一书。

    “失败是企业界的常态,大多数公司最终都失败了。”他写道,但是并购不能就这样整个看作是失败者的游戏。事实上,布鲁纳发现,整体而言,并购和任何其他企业投资的整体平均表现都相差无几。

    不过,有些购并交易确实要比其他的出色。

    “最好的交易都是高度专注的,专注于和自己现有业务临近的领域。”他对我说,“那些牵涉到完全不搭界的领域的交易,则往往是价值破坏者。”

    换言之,如果企业的目的地距离自己的核心业务太远,那他们就是自找麻烦。

    这一点在地理学的层面也是正确的。他介绍说,海外买家往往需要付出比国内买家更高的价格,这当然会对收购目标的股东有好处,但是对于收购者而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实上,据《彭博商业周刊》报道,2000年至2011年间,日本企业所进行的十笔最大规模的跨国收购在交易达成后的一年间,总计导致了26万亿日元(3300亿美元)的市值损失。

    还有,对于购并交易而言,往往是公司越大结果越差。对1980年至2001年间上市公司总计完成的1万2000笔购并交易进行的整体分析发现,当交易发生时,那些大公司的股东损失了2260亿美元,而那些小公司的股东则赚了80亿美元。

    最后,私募公司胜过上市公司。“最好的交易往往都是和私募公司达成的。”布鲁纳强调,优秀的收购者总是讲究战略的,而且“有高度的纪律性”。在他们那里,是没有什么一时的兴之所致的。

    总而言之,那些可以创造丰厚回报的购并交易通常都有着这样一些特征:较小的玩家,私募公司,真正的战略需求,真正的协同优势,双方在地理和运营层面都较为接近,再就是价格比较合理。

    相反,那些两个完全不同市场之间的,以换股进行的,战略逻辑模糊的,竞价大战中出价过高的,牵涉到企业或者首席执行官面子的交易,则往往都是失败的。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斯普林特与软银之间的交易。顺便说一下,直到最后,软银也没有答复我采访的邮件。

    首先,这两家公司在历史上都犯下过购并方面的重大错误。《华尔街日报》曾经将斯普林特2004年收购Nextel的交易提名为过去十年最糟糕交易——2008年,合并后的公司减记了3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交易宣布之前Nextel的总市值”。

    至于孙正义,他曾经在1995年以8亿美元有余的价格抢购电脑展会Comdex,但是几年之后,这交易实际上是以清算告终。Comdex的所有者在市场的顶点卖出,用得来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建造了赌场,最终构筑起一个全球赌博帝国。他的名字就叫做阿德尔森(Sheldon Adelson),本届大选中最重量级的捐款者。

    当然,孙正义也完成过许多成功的交易,不然他也不会是日本第二富有的人。不过,他更喜欢给自己贴上冒险者的标签,而这一次,我们已经看到了足够多的警告信号。

    “我是一个男人。”他说,“一定程度上说来,我作为男性的自尊也是推动我力争第一的重要动力。”这话可不是我编的。

    “那些失败的交易最常见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常常可以见到骄傲自大、自鸣得意,或者是过分乐观的首席执行官。”布鲁纳对我说,“这其实是说明有人在面对风险时估计不足。这种时候,我们就必须提起警惕,对这样的交易作壁上观。”

    算了,还是让我来翻译得更直接一点吧:如果我是斯普林特的股东,拿到了软银的钱之后,我就会像个小偷一样飞快逃掉。如果我是个与这交易无关的人,则我也会飞快地逃到离这交易尽可能远的地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