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进行了10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和19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为央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而此前8月21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200亿元天量逆回购操作,为当时单日逆回购投放量最高。这个纪录今天被打破。
尽管外围市场已纷纷“放水”,但中国央行近期的表现却颇有“我自岿然不动”的意味,市场此前对于降准的强烈预期更是被刚刚祭出的千亿逆回购浇了个透心凉。
本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仍处于谨慎观察期,降准靴落还需等待最佳时点。
短期流动性解渴:逆回购常态化
随着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的操作越来越频繁,近期流动性紧张、资金价格飙涨的局面终于开始有所缓解。由于季末影响因素持续发酵,本周五,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早盘质押回购利率继续全线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七天回购利率虽然大涨,但其与隔夜品种之间持续两日的利率“倒挂”终于消失,恢复了正利差。而就在前一天,央行刚刚祭出了千亿逆回购。
本周四(9月20日),为缓解季末银行存款压力带来的资金面骤紧,央行再度加大逆回购投放。其中,7天期逆回购550亿,28天期逆回购则突破千亿达到1050亿,相较本周二的550亿28天期逆回购,陡增了逾九成。
对于央行“偏爱”逆回购这一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解读称,目前央行逆回购操作已经常态化。事实上,今年6月底,面对货币市场资金紧张,央行继5月初后,再次启动逆回购操作向货币市场投放资金,并且力度加大;8月底,央行也通过加大逆回购力度应对当月末的资金紧张状况。这意味着,自6月26日起,逆回购已成为央行向货币市场投放资金的最主要手段。
国泰君安同时指出,逆回购期限的变化值得市场关注,7月及8月上中旬,央行逆回购投放以7天期逆回购为主,而自8月下旬以来,14天期逆回购发行明显上升,9月13日更是启动了28天期逆回购。此外,在央票持续停发的背景下,逆回购利率也成为事实上的官方利率,其下行则表明货币政策总体并未收紧。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8月以来央行持续加码逆回购就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风格上偏谨慎,主要是通过回吐资金而不是降准、降息的手段来释放流动性。外围限制因素中,无论是美国的QE3还是欧洲的OMT,包括日本的QE8,实际都大大压缩了中国进一步货币宽松的空间。
外汇占款下降倒逼央行出手?
尽管频频祭出的逆回购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短期降准的急迫性,但持续下降的外汇占款又令市场揣测:央行是否被逼到了另一个墙角?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64万亿元,较7月减少174.34亿元,创下九个月以来新低。这是今年以来,继4月和7月以后,第三次出现外汇占款负增长的情况。该数据甫一出炉,立刻重燃了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央行在2011年12月5日、2012年2月24日和2012年5月18日进行的三次降准操作中,外汇占款下降都是主要诱因。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明确指出,央行是否降准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即是外汇占款变化。那么,央行目前是否会采取同样的措施来应对持续两月的外汇占款下降呢?
国泰君安一位不愿具名的宏观分析师告诉记者,外汇占款负增长的确会导致降准概率上升,但是,目前可以通过加大逆回购的投放力度来对冲。这也是为什么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央行连续三次降准应对资金流出,但6月以来,尽管热钱持续流出,央行降准却在延后。
对此,张茉楠则表示,目前央行即使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无法解决外汇占款负增长的问题。外汇占款实际上是对冲美元,而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美元资本、包括FDI的资本在外流,而降准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趋势,也无法改变资本外流的趋势。降准更多的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量的问题。因此,就解决资本外流而言,降准的意义不大。
通胀上升风险:宽松的拦路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巨量逆回购缓解了流动性紧张并推迟降准时点的同时,通胀的压力也再次成为了宽松行动的一大制约因素。
在刚刚过去的一两周内,欧美经济体等纷纷放水,受通胀预期影响,国内债市收益率也一路上扬。
农业银行(601288)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围量化宽松的主要效果是刺激大宗商品、粮食价格和油价上涨,确实会对中国物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输入性通胀因素不容忽视。
向松祚指出,2008年10月~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时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36%,粮食价格上涨20%,油价上涨高达59%。2010年10月~2011年6月第二轮量化宽松期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10%,粮食价格上涨15%,油价上涨超过30%。
张茉楠也表示,现在比较担心的问题是,一旦外围资金流向中国,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我们认为中国的通胀(压力)预期又要提前了,之前预测是到明年才有通胀压力。所以,货币政策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又出现了两难问题。一方面还是要稳定经济,一方面通胀压力预期又起来了,所以央行目前货币政策基调应该还是比较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