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某天下午,经常出差的小王登上东航从上海飞往北京的班机,在登机口从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一张登记卡,上面写着:“亲,你已经登上了东航与微软联手打造的首个人工智能航班哦。”
登机后,小王获得了一张wifi密码卡,飞机平飞后,用笔记本电脑或Pad搜索无线网络,在登陆界面先输入验证码,再输入wifi密码,小王不仅能上微博,还能在微博上通过微软小冰向其他乘客或空乘“传纸条”了。
“在空中封闭的空间里,很多旅客希望与人沟通,微软小冰的加入,是为了让航班上的乘客之间,乘客与乘务员之间有更有趣的互动方式,从而提升旅客对东航的粘度,”东航转型办主任韦志林告诉记者,而实现这一空中社交方式的前提是,飞机上能够免费上网。
从去年7月开始,如果你经常乘坐东航上海飞往北京的航班,就有很多机会可以免费体验到空中上网。目前,东航已经被批准在京沪航线上进行卫星宽带地空互联的商业测试,有四架波音777-300ER和一架空客330宽体机,已经可以实现空中上网。
能够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中上网冲浪,也是东航这两年在全力推进的工作,其他公司也不甘示弱,包括国航、南航、海航、厦航,甚至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都在改造自己的飞机,“装配”空中上网功能。
提升旅客粘度绝不是唯一的动力。毕竟,如今我国民航年均运送旅客已经接近4亿人次,如按人均飞行2.5小时计算,一年就有近10亿小时的高空时间。而在这高空封闭的机舱环境中的,又都是质量极高的客户群体,谁能解决旅途中的信息隔离状态,抢到机舱的入口,很可能获得的就是一片新的蓝海,当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这片蓝海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吃下。
飞机改装成本高昂
早在2011年,东航就开始探索空地互联的技术方案了,最终确定与中国电信联手,利用卫星高速传输信号来实现互联网接入飞机。其中,中国电信是网络电信运营商,卫星接入设备则由美国松下航空电子公司供应。
对于现有的飞机来说,要实现空地互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对飞机进行改造。负责飞机改装的东航机务工程相关人士对记者介绍,从外观来看,最显著的改造是在机身顶部多了一个玻璃钢整流罩盖住的卫星接收天线,另外,飞机内部还要安装相应的控制器、文件服务器以及6部无线网络热点设备。
“改装一架飞机的成本要几十万美元,具体取决于机型和选装的设备,此外,卫星转发器是电信租用的,卫星地面站和地面的通讯网络也是电信的,我们要按照流量或者带宽向电信付费,”东航转型办副主任张弛告诉记者,由于使用的是卫星通信,流量费要比地面贵得多。
这样看来,机上wifi项目应该可以算得上“烧钱”的大户了。根据东航的计划,未来两年内要完成70架飞机的改装,2015年内具备WiFi上网设备的飞机将超过20架次,若以每架数十万美元的改装费计算,东航一年内就要支出近千万美元的改装费用。
不惜重金抢“金矿”
事实上,东航并不是国内第一家尝试高空WIFI的航空公司。2012年8月,国航基于地面基站的互联网航班首飞成功;9月,东航改造波音737-800客机,提供30M的双向地空宽带;10月中旬,海航完成地空互联网实验。
根据记者了解的最新信息,南航也在用两架改造过的飞机进行空中上网测试,厦航的一架配备空中wifi功能的波音787也将交付,就连定位旅游大众的春秋航空,也在改造自己的飞机,希望尽快实现空中上网。
“飞机上的空间封闭,乘坐飞机的乘客又以高端乘客居多,市场研究公司In-Stat曾经专门对高空WIFI市场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在2010年,国际上大概已经有8%的航班配备了无线网络,预计到2015年,该项服务带来的收益能达到每年15亿美元,这对毛利不高的航空行业来说,确实是一座不小的金矿。”南航信息部一位人士,道出了航空公司们不惜重金也要抢占机上wifi先机的原因。
事实上,在机上wifi领域,国外一些航空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到2014年,国外至少已经有超过1800架飞机配备了WIFI功能,而商业模式主要是前向收费与后向收费两种“赚钱”方式。前向收费即面向信息使用者或浏览者的收费,航空公司会以不同的形式向旅客收取;后向收费即通过对企业单位或信息提供者收取费用,包括入场费、广告发布,收入分成等。
以美联航为例,在大多数配备了美联航Wi-Fi 的飞机上,互联网访问的价格按航行时间计费,定价在3.99美元至14.99美元,汉莎航空则按照时间收费,每小时几欧元,而达美航空则与亚马逊联合推出空中购物服务,乘客可通过空中WiFi免费浏览亚马逊的在线商店,消费所得则由航空公司与亚马逊分成。
国内盈利模式探究
在国内,由于消费习惯和理念问题,直接向旅客收费上网是不太现实的,”上述南航人士指出,“收贵了可能用户不买账,收便宜了这生意又不划算,所以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大多称机上wifi服务是免费的,更多的则是去开发后向收费的机会。”
广告是首选的赚钱方式之一。由于航空公司拥有常旅客数据和资料,很容易根据客户的偏好,推送每个人感兴趣的不同的广告和资讯,毕竟空中WIFI所有的上网渠道和内容选择,都掌握在航空公司手里。
其次,把电商搬到空中也是航空公司考虑的方向之一。根据记者获得的几家航空公司的调查,免税品,旅行相关产品,轻奢,以及租车、酒店等旅游相关服务,是飞机上的乘客很容易产生购买欲望的商品,如果与各大电商合作,以后只要一坐飞机,就是疯狂购物的开始。
此外,联机游戏的安装和股票等实时信息的推送,也是机舱里受欢迎的产品,而这也同样需要与游戏和内容提供商合作,航空公司则是平台提供商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珠海航展期间,国航就与多家公司联手,成立了中国首个“空中互联网产业”联盟,其成员主要来自民航、互联网、通信等多个行业。其中,除了部分硬件以及系统提供商外,网易、优酷、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也位列其中,可以分别为乘客提供新闻、视频、购物等产品。
不过,多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坦陈,短期内航空公司希望通过高空wifi实现盈利并不容易,此外,技术和政策方面的限制也有待突破,比如,当飞机在颠簸或者穿越云层,或者使用人数太多的时候,上网速度的稳定性,再比如,国内目前还不允许飞行期间开启手机,也意味着空中上网只能使用电脑或PAD,而且只能机上网络系统在飞机起飞至3000米时才能打开,起飞及降落阶段均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