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说:面对满城的懒人,O2O企业的问题来了,你能组织起多大规模的服务能力?
无论烧多少钱、打多少宣传战,业务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服务能力上,而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人。最终的赢家,一定是善于招人、用人,并且留人的那一家。
经历了近两年的资本疯狂催化,当年千团大战的场景在O2O领域重现。截至当前,超过2000家O2O企业,拿到天使投资的350家左右,拿到A轮融资的超过200家,拿到B轮融资的53家。还有站在高点,手握重金向下打的58到家、美团、大众点评……
这些生活O2O,面对满城的懒人,问题来了,你能组织起来多大规模的服务能力?事实上,你能组织多少服务人员,就有多大规模的生意。
前段时间的著名段子:58到家,上海业务火爆,当地找不到阿姨,于是从北京招聘100人,空投上海。
O2O必经关隘:招募大批服务人员
初涉O2O的IT精英,怀着优越感,以为自己为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份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蓝领貌似收入已经不输于白领,而且更容易找到工作。E家洁勤快的家政阿姨一个月已经能拿到7000,一个快递员月收入7000-8000很正常,赶上黄金周、双十一,月收入过万也不是新鲜事。
不少VC判断,此轮O2O大战的中盘,会因为很简单的一条理由死掉一批拿到融资企业:因招不到服务人员,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因而下一轮无期。
服务业人力模式正在变化
小美科技的创始人刘柯志,在一次日本旅游的过程中,发现日本的服务业有大量老年人在工作,而且日本有非常成熟和专业的服务人员招聘网站和杂志,这与中国目前服务业人力构成和招聘模式非常不同。日本是高度成熟的社会,随着中国的经济升级、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改造,未来中国的服务业是否会慢慢变成类似日本今天的样子?
刘柯志又研究了美国与欧洲的服务业状况,发现在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数的67%。
于是,他认定,在光鲜热闹的白领招聘、互联网业招聘之外,服务业专业人员招聘,是一块尚未启动的大市场。
是老板缺服务员而不是服务员缺工作
刘柯志启动做小美工作的时候,在北京的望京,集中做了几十个门店的访谈,一一了解了这些门店的招聘需求——目前有哪些招聘渠道,效果如何;他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招聘软件。之后,他开发了第一代的小美工作App。
第一代产品推出,界面精美,操作流畅,所有的门店店长都非常喜欢。接着,小美工作就开始了艰难的地推——让服务人员安装。
让服务人员装小美工作,无疑是拉人跳槽的潜台词。小美科技的地推负责人被店长驱逐过,被老板轰出来过,甚至被商场的保安动手暴打过。前1万个C端的安装,几乎步步都是血泪。
然后,小美科技又推出了给老乡介绍好工作的功能,快速地从1万用户变成了10余万用户。大量来到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的服务人员,都会有一些家乡或者其他城市的小伙伴。
这时,新问题又出现了,很少有服务人员(服务员、导购、美容美发师)会因为看到了一个招聘信息,就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外一个城市。
这些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多半没有职业规划。他们的生活如同大海里的游鱼一样,非常随机地在不同的企业里穿梭。一个服务员在一家餐馆的平均工作时间是4个月。离职的理由五花八门,比如今天不高兴、和同事闹矛盾,甚至觉得哪家餐馆的工作服好看,都构成他们瞬间辞职的理由。而满街的每一家餐馆门口,都挂着招聘服务员的广告。所以,他们完全不在意失去一份工作,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在另外一个餐馆找到一个待遇差不多的工作,秒速上岗。
刘柯志明白了,服务业招聘C端的推广如此艰难的本质原因是,他做了一个门店需要的服务,但是这个App,服务从业人员不是那么需要。
做服务人员LBS社区+职业机会
刘柯志开始重新做用户调研。这一次是针对服务人员——具体的服务员、导购、美容美发师。小美科技的产品经理通过店面快速问答、问卷调查,以及应聘进入餐厅工作,入住服务人员宿舍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换工作的前前后后,重新整理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社交需求。小美工作升级为基于LBS的服务人员社区。
在同一栋Shopping Mall里的服务人员可以相互认识、聊天、吐槽。比如,一个美发店的19岁小工,手被烫伤,老板都不肯出100块医药费的帖子,瞬间被回复上百次。
刘柯志说,现在,服务人员流动过快,对任何一个企业都缺乏归属感。这些大城市里游荡的孩子,至少有个网上社区,让他们有归属感,有一个可以找老乡、说烦恼,及找工作的地方。
今天,服务业的从业者平均年纪很轻,甚至已经有2000年出生的小孩在餐馆工作。这些人目前普遍不需要做长远打算,也没有人教他们如何规划职业、考虑未来。
小美工作这样的网络社区,能不断给大家看到:有规划的人生是什么样子,能力提高一点,切换一下城市,就能带来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的变化。小美用这种方式,为服务业聚拢与培育人才。
刘柯志判断,未来中国会至少有2亿人从事服务业工作。5年内,至少1亿人会频繁换工作。他说,我们就先努力服务好这1亿用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