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轩杰
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来自PE的投资已成为民营企业关键的资金来源,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国企改革中来。多家PE机构人士认为,2015年国企重组并购将会成为PE淘金的新热土。
国企并购交易将增长
来自普华永道的相关报告指出,中国并购市场将在2015年健康发展,国企改制将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活动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014年,中国占亚洲私募股权交易总金额的41%。2014年中国投资总额较2013年增长103%,而同期的全球交易总额仅增长10%。”普华永道中国咨询部合伙人聂磊表示。
在聂磊看来,伴随国企改革方案的不断推进,PE开始了一系列动作,这表明私募基金正在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参与到国企改革的进程之中。
据了解,PE参与国企改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入股,获得董事会或其他核心席位;二是与国企共同成立并购基金,为其并购外部企业;三是国企内部成立并购基金,PE基金代其管理。业内人士认为,在推动国企改革过程中,如何满足国资保值增值、管理层适度激励、民营资本参与获利等多方利益平衡是近几年探索的关键所在,而未来三到五年将是PE深度涉入其中的时机。
此前,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来众多PE和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参与。多位投资人士认为,中石化的混改模式意味着监管层有意支持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国企混改,这一示范作用将使得PE参与国企改革的意愿更加强烈。
需迈三道坎儿
PE能够在机制创新上助力国企改革,但PE机构在参与国企改革过程中仍需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迈过三道坎儿。
首先,需要解决国资估价问题。一直以来,国有资产的定价就是一个烫手环节,大部分PE之所以倾向于通过联手国企共同设立基金,而不采用直接参股国企的方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控股权和定价问题。国资如何得到客观的估价决定了PE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影响国资流失这一敏感话题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直接决定双方的合作能否确立、顺利推进。
其次,股权比例与话语权如何确定。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公开表示,不能控股就决不参与国企改革。很多民营资本之所以提出这种要求,就是担心参与国企改革以后,不能按照股权关系建立话语权,而是继续由国有资本把持着各方面的话语权,最终让他们的投入化为泡影。
值得期待的是,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首次在政策层面确立了公有资产和非公有资产的公平地位,这至少为非公有资产参与国企改革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除此之外,双方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企管理层主动改革意愿的积极程度。
最后,PE角色定位问题。PE本身是财务投资人,不管如何,资本增值才是最终追求。这一特点使得PE在参与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不占优势,因为国企改革过程中更倾向于引入战略投资人,而非简单的财务投资人。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是一个锻炼机构本身的机会,PE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本增值配套服务;同时,建立起自身的品牌价值,并提升风险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