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旷野 当天,乔迈克在演讲之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透露:“CIC(中投公司)和伦敦投资局有着良好的沟通,CIC有意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目前我们就此事向CIC提供咨询服务。” 伦敦商业地产现投资良机 “目前,伦敦的商业地产价格较金融危机爆发前已经下跌大约40%。”乔迈克指出,“资产价格走低提供了兼并和收购的良机。” 他还特别提出中国投资者面临的另一投资优势——人民币对英镑的汇率长期来看走强,他说“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在伦敦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在他看来,今年9月CIC对歌鸟房地产(Songbird Estates)的13亿投资实为明智之举。 歌鸟房地产拥有伦敦东区的加那利码头,是伦敦新兴的金融区,作为商业地产其含金量颇高,伦敦投资局的办公室就设在该区域内。 “在这项交易中虽然我们没有直接介入,但是CIC投资英国和欧洲的策略在前期和我们有过沟通。”乔迈克表示,“我们对歌鸟房地产也非常熟悉,其CEO还是伦敦投资局的董事会成员。” 他认为成功的海外投资关键是时间,一定需要花时间进行调查。 除了就投资策略提出建议,伦敦投资局还致力于帮助中国金融机构在伦敦建立欧洲总部,CIC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还在洽谈之中,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银联都已经以伦敦为中心拓展欧洲业务。 “2012年奥运会将成为伦敦城市东部振兴的强力催化剂,共有7000个工程和75000个服务链竞标期待优秀的海外公司,目前中国公司已经赢得了其中一些承包合同,后续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乔迈克表示。 他还介绍,英国政府推出的城市发展刺激计划使伦敦增添了更多吸引力。“包括规模宏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内,伦敦最近已敲定的项目总值超过600亿美元。” 例如欧洲最大的城市改造项目——伦敦泰晤士河入口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工程。 国际化的融资途径 奥运概念、地产概念无疑是稍纵即逝的短期投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已经有74家中国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6家在主板市场,其余在AIM(相当于伦敦的创业板)。”乔迈克介绍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一家在伦敦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以20亿美元的市场总值成为英国市值最大的中国企业。 他认为不仅伦敦证券交易所具备国际化,伦敦本身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贸易和投资几乎不设障碍。他说,“在伦敦的外国企业已经占伦敦GDP约三成。” CIC投资伦敦商业地产的交易成功就是伦敦欢迎外来经济的证明。 近年来,卡塔尔、迪拜等中东城市打出了新兴金融中心的招牌,上海、深圳等亚洲城市也志在建立国际化的金融系统,对于这些后起之秀,乔迈克认为:“我们将其他希望跻身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视为合作伙伴,例如我们就帮助上海证券交易所联系提供来伦敦培训的机会。” 毕竟国际金融中心非一夕之间造就,因此他认为如今伦敦的市场规模和人才优势是其他后起之秀暂时难以赶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