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今年将力推10家企业上市
  • 发布时间:2010-2-26 16:41:24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   本报讯 (记者 聂玉虎)面对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重庆民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23日公布的2009年度民企“排行榜”上,以汽摩、餐饮、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产业“缺位”是重庆民营经济面临的第一问题。为此,昨日市工商联召开了“实施‘两提高一培育’结构调整工程大会”。

      出席会议的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翁杰明表示,通过引导民营企业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争到2012年,我市的市场主体从目前的86.5万个左右增加到120万个,并实现40家民营企业上市,今年力推10家。

      翁杰明说,“两提高一培育”结构调整工程,即提高产业整合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形态,引导民营企业抓住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实施该工程,到2012年时,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占比将超过60%,GDP占比超过70%,吸纳就业人口750万。其中,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100亿元以上的10家。”翁杰明说,对于传统优势产业,要不断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在全国的竞争力,变“一业独大”为“一业独优”;二是要在培育战略业态和新兴业态上下功夫,引导民企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产业等进军,依托西永微电子园,做好产业配套等。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模式,鼓励民企通过租赁、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国企或集体企业的改制和经营中。

      50亿风投基金助推

      重庆民企科技实力

      本报讯 (记者 聂玉虎)重庆民企转型升级,涉足新兴产业,面临两条拦路虎:资金、商机。针对以上两条拦路虎,昨日,参会的科委和经信委的代表为在座的民企老板带来了好消息。

      经信委园区处处长刘风说,今天英业达将正式挂牌。笔记本电脑有1500多个零件,配套厂家有300多家,“重庆民营企业其实面临着巨大商机,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入渝前,英业达就考察过不少重庆民企,原以为不少配套都可以放在重庆,不过在考察之后,发现不少产品目前重庆企业都还无法接招。”

      市科委科委高新处处长刘小川介绍,为了帮助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年我市将建立“投(风投)、保(科技保险)、贷(贷款)”一体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切实破解中小企业科技投入的瓶颈。目前在原有存量基础上,全市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到了近50亿元。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

      尹明善现身说法通俗解读民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本报讯 (记者 聂玉虎)对于“民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这一话题,一向快言快语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在主席台上现身说法,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不少民营企业家都是稀里糊涂地创业起家的。”尹明善说,“我创业前是出版社的一个编辑,创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吃饱穿好,谁知道一不小心就做大了。我们创业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潮流而已,并不见得就是一开始创业就高瞻远瞩,制定了长远目标。目前的潮流是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如果企业家不顺应这个潮流,就会稀里糊涂创业,稀里糊涂破产。”

      尹明善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是一个大的话题,进行了长期讨论,其实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高不可攀。

      首先是产品结构调整。力帆产品最多的时候有500多种可卖。力帆也曾为此沾沾自喜,不过产品虽多但是每个品种只卖几百台,最后还是亏。与其大而全还不如就专心做好一两种拳头产品。这更多的是靠企业家的观察和思考。

      其次是人才结构调整。以前大家都公认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最稳定,实际上这是错误观点。现在珠三角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其主要原因就是工人工资太低,最理想的人才结构是橄榄形的,两头小,中间大。

      最后是商业模式调整。最简单的模式就是多卖服务,少卖产品。阿里巴巴的马云之所以能做大,靠的就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网上购物。“一句话,卖产品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卖服务,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家用光触媒节能罩
·〓低碳低耗能:零排放无污
·广东超高速发展项目
·年产秸秆生物质燃料40万
·中国汽车品牌VIP大客户
·阳朔逍遥水岩旅游项开发方
·便携式微型空压机
·阀门维修设备
·MZ秸秆环保花盆、苗钵小
·MZ秸秆代木制品寻求合作
·MZ秸秆轻质墙体材料寻求
北京工艺品向外省市地区发
性用品加盟
加盟送等值教材——麦克米
成人用品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