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家资本化进军投资行业 实业没落还是价值更大化
  • 发布时间:2010-3-25 6:56:0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作者:陈姗姗 吕雯瑾  

        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没有料到最近的工作激情会大增,个中原因是因为一个叫“创业加速器”的新项目。
      这个最初由亚商和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为创业企业提供资源整合服务为主的公司,一不小心做大了,还吸引了一批活跃在中国企业界和投资界鼎鼎大名的人物的加盟,其中不乏如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开拓投资总裁虞锋(聚众传媒创始人,后公司被分众收购)等已经兼跨企业与投资两界的大鳄,甚至此前一直强调会专心主业做“裁缝”的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和专做连锁酒店莫泰168的沈飞宇也位列其中。

      事实上在去年初,陈琦伟的亚商已经与虞锋、周成建、冯地及新和成的胡柏藩等企业家合作,共同作为亚商创投基金的出资人。

      也正是从去年年初开始,陈琦伟也强烈感受到了国内的企业家对风险股权投资的一股热情。马云、虞锋、史玉柱、王玉锁、沈国军、汪建国……这些在各自行业里曾经或者仍在叱咤的商业大佬们的名字,开始时不时与一些不断推出的基金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应该没人会否认,昔日的创业者们,正在大举进军投资业,追求更大价值的实现。

      然而,从实业到投资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在各行各业表现优秀的企业,是否也可以游刃在资本与实业之间?也许寻找投资与实业的均衡极限,将是企业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实业到投资

      在陈琦伟看来,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设立投资部门或投资基金,很多投资还是与其主业相关的产业链,这种投资有些像当年的美国思科公司的模式,就是以风险投资的形式,投资一些与产业相关的小企业,在小企业成长后,或者进一步收购,或者帮助其上市。

      2006年,新奥燃气的创始人王玉锁减持了其所拥有的核心主业新奥燃气(02688.HK)的股份,转而投资一家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化工合资企业,就是为了拓展产业链。当时王玉锁就说,投资煤化工,是由于看好以煤化工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希望利用20年时间在鄂尔多斯建成一个年产400万吨二甲醚的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将公司的天然气产业从目前的下游延伸到上游。

      2009年9月在接受采访时,王玉锁还曾透露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成立一只清洁能源产业基金,作为对新奥能源的支持。“新奥做任何投资都是根据集团的战略,跟集团战略没关系的,成本再低、利润再高我们也不做。”

      而还有一些企业家,则并没有王玉锁的“专一”,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杉杉集团的创始人郑永刚。

      以服装起家的郑永刚总说自己不是服装科班出身,或许正因如此,在杉杉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郑永刚也尝试了N种多元化的可能,金融投资,银行、期货、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均有涉及。

      “投资好像也没那么难,这些年杉杉在投资上赚了不少钱。”郑永刚曾在多个场合这样说,目前,杉杉直接和间接控股的投资基金就有6家,杉杉通过这些合资基金和创投公司进行着期货、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业务,此外,杉杉的头上还带着“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的光环。

      当然,也有企业家卖掉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成了彻彻底底的投资人。比如将乐百氏卖给达能后的何伯权,再比如褪去聚众传媒和五星电器光环后的虞锋和汪建国。

      寻找更大价值

      陈琦伟告诉记者,早在十五六年前的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企业就开始有多元化的趋势,不过,当时的投资还比较盲目,“很多企业家投资动机很简单,比如觉得一年请人吃饭要花这么多钱,还不如自己开饭店肥水不流外人田。而现在的多元化,性质则完全不同,着眼点是利用切身的创业经验带来资本的升值,也就是怎样把企业做得更值钱。”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孔爱国也指出,很多转向投资的企业家都是创业型的企业家,自身的事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资本市场,从金融市场当中尝到了快速扩张的甜头,因此,他们从实业盈利中拿出部分资金来组成基金直接参与金融市场就具有了某种必然性。

      孔爱国进一步指出,公司规模越大,其在原有基础上扩张的边际成本就远大于其边际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公司会参与金融和投资市场,追求更高回报率的原因。比如GE资本,在GE在制造业内取得很多利润后,用它来投资其他市场所取得的回报要远大于在其制造业内的扩张,有些财政年度内,GE资本对GE公司的利润贡献会超过40%。当然,GM公司也参与金融,比如GM的财务公司,其目的就是利用金融工具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来加速利用其固定资本。

      在这方面,联想似乎也在走GE的路。这几年来,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两只私募资本参股投资改造了十几家公司,联想获得了价值不菲的回报。今年两会期间,柳传志又证实联想控股决定收购中银证券部分股份,而此前联想已经成为汉口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柳传志进军金融业的决心由此也可见一斑。

      寻求产融平衡

      从生产并推销产品的商人到专事生产“好公司”的PE,柳传志是希望构筑一个完美的产融结合模式:旗下的产业公司之间可以相互支持,金融公司还可以成为产业公司的资金来源。

      但实业与投资之间,产业与金融之间的平衡真的可以轻易把握么?这也将是柳传志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孔爱国认为,从静态来看,企业将资金调离原来的传统行业,的确可能对原有产业带来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原有产业设备的更新和扩张,但从另一方面的动态角度来看,将资本投入到还没有长大的企业,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的固定资本帮助这些产业的成长,也相当于增加了净就业。同时,当这些企业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较高的收益时,也应该会反哺原有的产业,毕竟两者相比,原有的产业仍然是他们具有稳定现金流来源的重要部分。

      不过,孔爱国也提醒,企业家要做PE投资,需要有一定的人脉,同时需要对资本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因为市场进入时机非常重要。而一旦进入投资企业,如何参与管理公司,也需要PE的管理者具有相关产业的经验。

      对此,杉杉的一位高层就坦陈,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必然会遇到人才匮乏的难题,“好的人才,通过公开招聘也很难找到”。

      而陈琦伟则指出,在国外,很多投资人是不负责具体运作的,而是由专业团队管理。因此中国的企业家在决定踏入投资领域以后,也应该保持一点距离,只要在关键点上做一些判断,而常规流程由专业团队管理比较好。“企业家的投资也要依赖一个成型的制度,需要好的团队,好的平台,而不是由企业家亲历亲为。”

      在这方面,卖掉五星电器后,继续选择投资项目从头做起的汪建国,已经在这么做了。虽然选择项目控股后,汪建国依然会自己挑选管理团队,但最大的不同就是汪建国自己不参与管理了。

      从开始创办“孩子王”时,汪建国就决定要将经营权与决策权分开,从管理中脱身出来,汪建国不用再准时上班,还有了接触更多行业的时间。“原来我觉得认真做一件事挺好,现在用投资者的方式去发展,视野比以前宽阔,也比以前有乐趣。不能简单用赚了多少钱来衡量,但长远来看,价值远远高于原来做一件事。”汪建国曾这样说。

      此外,陈琦伟还建议企业家进行投资,可以多与其他企业家合作,“多一点合作,就少一点风险。”

      “有很多企业找我们,他们绝对不是仅仅缺钱,更多的是战略上不清楚,组织整合、资源配备做得不好,不知道怎么做到差异化。我们一半是投资人,一半是顾问。我跟马云聊,为什么不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这样行业既看得宽,各人又有丰富的经验。” 虞锋曾如是说。相信这也正是虞锋、马云等企业家要共同成立“云锋基金”的原因。

 
·家用光触媒节能罩
·〓低碳低耗能:零排放无污
·广东超高速发展项目
·年产秸秆生物质燃料40万
·中国汽车品牌VIP大客户
·阳朔逍遥水岩旅游项开发方
·便携式微型空压机
·阀门维修设备
·MZ秸秆环保花盆、苗钵小
·MZ秸秆代木制品寻求合作
·MZ秸秆轻质墙体材料寻求
零加盟朗文3H少儿英语(
加盟送等值教材——麦克米
性用品加盟
北京工艺品向外省市地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