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和四川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渤海基金”)这三年时间里唯有的三次公开亮相,过完这个4月,渤海基金正式运作也已经满三年了。此前的2006年12月,渤海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挂牌,但迟至2007年年中运作团队的人员才悉数到位。 然而这种低调并未使渤海产业基金离开公众关注的目光。不仅因为它是首只人民币产业基金,也源于其“先有基金、后有管理团队”的契约制度。在它身上,人们要寻找两个答案:在合伙制大行其道的PE领域,契约制度是否有效?在众多其他产业基金“筹建”遭遇种种困难之时,渤海经验能否证明产业基金是“好东西”? 这只总额高达200亿的产业基金,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储汇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以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各家出资10亿组成总额60亿的首期基金。此后这些出资人由联合中银国际、天津泰达投资巩固设立了渤海基金的管理公司,其中中银国际持股48%,天津泰达则拥有管理公司22%的股权,其他各家分占5%。 2008年年中渤海基金内部的一场“巨变”,各方关注达到了顶点。依然是年中,履新基金CEO一职一年有余的欧巍离职,与其一同出走的还有两位执行董事。一时间“官办PE运作维艰”、“激励不到位”的质疑纷至沓来。那时渤海基金手里落定的只有天津钢管一个案子。 PE行业,业绩拥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尽管前路多艰,但有些人、有些机构势必是要走出去的。渤海基金就是如此,败在“官办”,其成功也有赖于“官办”。 截至2009年底,渤海基金看得到的投资案已经有三个,而目前其首期基金账上因此也所剩无几。无论是天津钢管、奇瑞汽车都是行业里的领袖,而另一个市场上公开的投资案成都银行也增速喜人。而传闻中其有染指的,还有泰阳证券、力神电池以及四川三洲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三洲)。这些投资案,无一例外是众多PE争抢的对象。 天津钢管:长征第一步 时间:2007年11月 地点:天津 投资金额:超过15亿 投资风格:PRE-IPO投资,少数股权投资 与正式挂牌时隔10个月,渤海基金终于出手。2007年11月2日,渤海基金宣布斥资15亿元,从天津钢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手中购得部分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天津钢管”)股权。出售前,天津钢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后者33%的股权。 对天津钢管的投资,并不出乎意料。这座在普通天津市民口中的“大无缝”钢城,是全国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厂商和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出口量也是同类企业之首。 按照此前约定,渤海基金要把50%的资金投资于天津、30%投资于环渤海区域,剩下20%则可以投资于其他地区。除不能染指房地产外,渤海基金可以投资于其他任何企业,单笔投资规模则要控制在3亿到12亿之间,单个行业的投资不超过18亿。 时间过去了2年多,传言2008年上市的天津钢管依然“待字闺中”。这或许得归咎为“流年不利”,2008年固然不是上市的好时机,2009年10月份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出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包括天津钢管在内的国内4家企业受到调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津钢管的上市进程,其超过50%的产量用于出口,而美国则是中国无缝钢管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据海关分国统计,当年1-8月中国对美无缝钢管出口34.5万吨,同比下降69.99%;出口金额5.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55%。 这场“双反”带来的无妄之灾,对天津钢管而言会是短期问题,还是长期效应?一场贸易保护主义的游戏,恐怕还是很难改变天津钢管作为全球无缝钢管最大、最先进生产商的地位。而对于渤海基金而言,3年时间只预示着一期基金投资期进入到尾声。一般PE基金的存续期都在7年到10年不等。 成都银行:跨地区首役 时间:2007年11月 地点:成都 投资金额:计划投资10亿 投资风格:PRE-IPO投资,少数股权投资。 花开两朵。天津钢管投资尘埃未落,同年11月又传出渤海基金将以约10亿元入股成都市商业银行(2008年5月更名为“成都银行”)。全额交易的结果是,渤海基金将持有成都银行10%的股权。 11月9日,成都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增资扩股、引进境内外投资者等相关事宜的议案》,这个议案决定采取非公开定向发行的方式,以每股3元的价格向境内外投资者溢价增发20亿股。 成都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由44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的,此外还有22家企业法人以及自然人股东,股份非常分散。在此轮增资扩股之前,成都银行有将近20亿元的不良资产。截至当年9月,成都银行的总资产只有504亿元,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8位。存款余额为433亿元,贷款余额为293亿元,利润5.8亿元。 但这家“个头不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却引得多家机构竞投:在渤海基金入股之前,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战略入股,持有其19.9%的股权;与渤海同时,当时传闻A股和H股上市的中铁工程持股比例将略高于渤海基金,然而后者的投资由于政策限制而不了了之。据闻刘乐飞主导的中信产业基金此后也染指这家银行。可以确定的是,截至目前渤海基金是成都银行仅次于成都市金融局、丰隆以后的第三大股东。 “争抢”的背后,是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的上市。当时宁波银行的市净率(价格/净资产)已经将近6倍,而增资扩股后成都银行的相关数据仅为1.8倍。银行本身又是个高增长、监管之下又相对安全的行业。渤海对成都银行的投资还基于其“良好的业务情况”。 据成都银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其存款余额已经增长为914亿元,贷款余额为549.7亿元;总资产则增长到了1043亿元。与渤海基金投资伊始相比,都有长足发展。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再加上汶川地震,成都银行的增长都超过30%。 然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何以渤海基金能脱颖而出?2007年11月距其成立不满一年。一家只有一个投资案、尚没有业绩回报记录的PE基金,成都银行又看重什么?从欧巍当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或许可以管中窥豹:渤海基金有优势“买到别人不好买的”,而赋予其这种优势的正是渤海基金的“中国特色”。 奇瑞汽车:主动出击 时间:2009年6月 地点:安徽芜湖 投资金额:5亿元 投资风格:成长期投资、小股权投资 2009年3月,《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消息打破了渤海基金一年有余的沉寂。当时消息说,渤海基金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有意于中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 3个月后,奇瑞汽车宣布引资29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重卡项目以及正在筹建中的四厂项目”。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渤海基金、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招商)、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晖投资)等为其提供了这笔“汽车行业迄今最大一笔股权融资”。 这家地处中国安徽省的汽车企业,被认为是中国汽车行业打造自主品牌的典范。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的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63548辆,同比增长74.6%;其中出口16645辆,同比增长355%。而其2009年的全年销售量为50万辆,较之2008年同比增长40%。 汽车产业链一直被认为是“好的投资选择”。大家都看好,也意味着竞争会相对激烈,而摆在渤海基金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有机会投资,他们是否“敢投”?不同于天津钢管和成都银行,对于奇瑞汽车,外界仍有诸多质疑。尽管多次被“上市”,但奇瑞短期内是否可能上市? 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此前说,其在奇瑞的投资金额为5亿元。据本报了解到的信息,鼎晖投资团队报给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投资金额最初为8亿元人民币,但实际投资金额却被腰斩,为4亿元人民币。而在一干“前辈”面前,渤海基金却意外地投出了5亿元。 那些传说中的投资案 尽管尚未公开,渤海基金投资四川三洲的消息已经在市场上不胫而走。2009年11月,当四川三洲董事长储小晗出现在渤海基金与四川省的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现场,就有人开始了合理猜测:其是否是渤海基金的潜在合作伙伴? 这家地处四川成都的企业,是国内惟一一家具有成套主管道制造业绩的企业,其产品主要供给核电、军工、石化等行业。此前这是一家有国企参股的民营企业,甘肃三洲实业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东,持有其52.53%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6.94%。 市场合理猜测的原因,是早在2008年6月,四川三洲就曾经通过上海股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第二大股东中国石化46.94%的股权,当时的挂牌价格为2.4727亿元。当年晚些时候,一些PE基金人士也曾看过四川三洲的招股说明书,“长达130页”。然而据本报了解到的情况,直至2008年底四川三洲都未能完成融资,虽然“很多人去看过”。 这种“不顺畅”或许跟四川三洲的苛刻条件有关,其挂牌出售股权时有很多附加条款,规定受让方必须是“依据国家法律在国内注册且有效存续的国内企业法人,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而且同时转让的,还有中国石化为四川三洲提供的1.8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担保。 反观之,这家企业2006年、200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仅为1.6亿元和1.78亿元;两年的毛利分别为1774万元和2624万元,相对应的净利润是1428万元和2025万元。尽管其有一个超过12亿元投资的生产线在建,但这个在建项目是否能如期竣工投产、其投产后能否使得企业经营更上一个台阶?这都是未知数。 除四川三洲外,渤海的身影也在诸多其他投资案中闪现。2007年11月《财经》指出,渤海基金已经完成对泰阳证券的尽职调查,决定出资12亿元获取其14.29%的股份。当时,方案已经上报证监会。但这种投资,据说最后未获证监会通过而不了了之。 另一个原以为“板上钉钉”的项目,渤海基金最后也选择了放弃。当年渤海基金曾计划以4亿元人民币获得力神电池不超过20%的股权。但最后由于“市场过热”,力神电池把交易价格提高了40%。 一场风波:团队调整 2008年的风波,对渤海基金无疑是一场“地震”。 当年年中,到任仅仅一年有余的欧巍辞去渤海基金CEO一职。同时离开的还有两位执行董事。外界因此对渤海基金的运作、制度设计、管理团队和股东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质疑。 他的黯然离开与先期的壮志满怀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位前新桥董事总经理很早就介入了渤海基金的筹备工作,担任一部分顾问工作。渤海基金一度曾想延请“红筹之父”梁伯韬担当CEO一职,事后梁在一次私人场合也承认“当时基于一些不便公开的原因而婉言谢绝了”。而他推荐了欧巍。 另一方面,投资决策委员会忽然失去了三个人,该如何继续做投资?因为迟至当年的12月,原来的董事总经理李祥生才被任命为新的CEO执掌渤海。整个2008年渤海基金一子未落,似乎也坐实了诸多猜测。尽管这一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市场股价的长时间居高不下,大多数基金都选择了按兵不动。 而渤海基金团队完全是在“市场上”招聘的,此前并没有合作的经历。这只新生的团队会否经不住此次“地震”而各奔前程? 除欧巍外,还有三位董事总经理,分别是前麦格理投资中国区总裁李祥生、前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骏以及德勤前合伙人朱辉。团队中还有三位执行董事,其中两位是出身于科尔尼管理顾问的石磊以及一度供职于雷曼兄弟和麦格理证券的谭擘,后者现在担任沈阳三生制药的CFO,另一位出走的执行董事不详。 这种安排,是故意为之。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此前曾表示,这样是为了各个角度都有专家能提供意见。而欧巍此前也说过,“李祥生有诸多金融行业经验,马骏能提供法律知识,而朱辉则善于发现会计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渤海基金内部并没有出现很多人预想的大换血,我们的团队还是维持了稳定。”其CEO李祥生说。从其网站上可以看到,渤海基金现有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比之之前“只增加了两张新面孔”,一位是此前任美国百利吉亚(上海)投资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薛明,此公此前长期任职于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部、国债司以及中国光大集团新加坡地区总部,是一位有着20年投资经验的业内老手。另一位则是李新中,2009年9月加盟渤海之前其是星展亚洲融资有限公司中国业务的并购主管,“是投行界的老人了”。 这两人都是李祥生上任后新加盟的,增补为渤海基金的执行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