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玉 涉水PE如今在保险公司当中正成为一股热潮。然而,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项目数量,险资目前进军PE的势头均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业内人士指出,PE的一些特性决定了保险公司态度谨慎。 据透露,泰康人寿与国内一家上市险企日前正参与建银国际发起的医疗产业基金中。据悉,这一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关注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首期募集资金约26亿元,已于去年完成备案。该基金投资覆盖的细分行业包括医疗设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5大方面,目前资金已基本到位。 此前,在苏州政府引导基金二期募资期间,也曾传出社保基金、中国人寿有意参与出资的消息。最新消息显示,中再保或有意参与。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做好了进军PE的准备工作。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信托旗下的平安创新资本储备了大量项目,进军PE市场几乎没有任何障碍;而中国人寿以10亿元资金参与了国内首只产业基金——天津渤海产业基金的首期募集。 根据《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从事PE投资的保险公司“至少需要2名或5名三年以上经验的专业人员;同时上一会计年度末以及投资时上季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且在上一会计年度盈利的基础上,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据此,分析人士指出,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至少有15家。 持有谨慎态度 在9月份《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出台之初,市场一度乐观预测,将有2260亿元的保险资金大量进入PE市场。但从现有案例看,保险资金参与PE投资显得非常谨慎,项目数量和投入金额并未出现此前市场翘首企盼的“井喷”场面。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并非保险资金不愿投资PE市场。PE投资因具有超额收益、较长投资周期能够与保险资产负债实现匹配,实际颇受保险公司欢迎。但问题在于,由于PE投资流动性较低、风险较高、信息透明度较低,出于投资风险管控的考虑,保险公司更倾向于作为具有支配权的GP(一般合伙人,主要为直接投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而非LP(有限合伙人,主要间接投资企业股权)。 上述人士指出,按照《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保险公司 “不得投资设立或参股投资机构”,这就意味着,在PE投资中保险公司只能做LP。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因缺乏支配权,无法洞悉项目投资风险,仅从风控角度考虑,保险公司做LP的动能不足。此外,就现有市场条件来看,国内可供保险资金选择的PE基金“池子”总量有限,因而保险资金作为LP的投资数量有限。 而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险资涉水PE的热情。近日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曾表示,“对于PE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保险业希望积极参与,但另一方面,我们对新生事物也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以避免一个好的事情最后做砸了,反而影响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