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司赴美IPO:受热捧VS遭冷遇 40家红杉投资8家
  • 发布时间:2011-1-6 9:11:13 来源:i美股
  •  作者:Ricky  

        以2010年12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40家在美国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已经跌破发行价,1家和发行价持平,20家上涨,40家公司的平均累计涨幅仅为19.62%,略微高于同期148家美国IPO公司18.51%的平均涨幅,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涨幅15.34%。
      北京时间12月16日,2010年中国公司赴美IPO掀起一股高潮,截止发稿,今年已经有40家中国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打破了2007年创造的37家中国公司赴美IPO的最高纪录,40家公司IPO总共募集资金38.12亿美元,融资额最高是的明阳风电,IPO募集资金3.5亿美元。此外,截止12月16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今年IPO总数为148家,中国公司IPO数占了27%。

        特别是自9月份以来,搜房吹响了中国公司赴美IPO的集结号,9月到12月16日,一共有26家中国公司赴美IPO,而且以搜房、乡村基、蓝汛、学而思等为代表的中国公司IPO时在美国资本市场一度受到热捧,在华尔街刮起一阵中国风,而当当优酷的IPO的疯狂更是将这股中国公司上市风推向了一个高潮。

      然而当我们回顾这40家赴美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时,发现这些公司参差不齐,既有优酷当当这样受关注度很高的公司,也有中华水电、联合信息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既有搜房、易车这样的互联网行业代表,也有乡村基、尚华制药这样的传统行业公司;既有很被美国投资者熟悉的中国AKAMai,中国亚马逊,中国Youtube,也有老美几乎无法理解的中国山寨Appstore。这些公司IPO的表现也不一样,也并非随便带个中国概念就能得到华尔街待见的。 40家公司在IPO当日即破发的有16家,23家上涨,1家持平;以2010年12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40家公司中有19家公司已经跌破发行价,1家和发行价持平,20家上涨,40家公司的平均累计涨幅仅为19.62%,略微高于同期148家美国IPO公司18.51%的平均涨幅,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涨幅15.34%。

      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回顾下今年在美IPO的中国公司的整体情况。(注:40家IPO公司不包括从OTCBB转板而来的,但是有两家公司智能照明和岳鹏成电机采用的是APO形式,这种上市方式有借壳上市+IPO的性质,所以也纳入IPO范围)

      一、 冰火两重天:受热捧VS遭冷遇

      优酷蓝汛搜房等互联网概念受热捧

      12月8日上市的优酷,为2010年、也是5年来美国IPO当日表现最好的个股,上市当日涨幅高达161.25%,第二个交易日内分别再涨27.89%,第三个交易日开盘又表16%最高至50美元,最高51亿美元的市值连续超越搜狐、新浪、网易,让许多老牌中概明星股汗颜,12月16日,优酷收报33.3美元,市值34.3亿美元,这家以Youtobe模式起家的中国第一大视频网站,在古永锵演绎的“Hulu+Netflix模式,youtube的流量”的故事下,获得了美国资本市场70多倍于年营收的估值,而且尚未有任何盈利记录。国内众多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估值“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华尔街人士表示:“中国+互联网”给予投资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日上市的当当网,表现也非常抢眼。

      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IPO当日涨幅第二大的蓝讯,在上市前也没有任何盈利记录,而蓝讯的模式为“中国的AKAMai“,蓝汛是比较早的中国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是中国CDN(互联网内容及应用加速服务)行业龙头,公司的模式简单理解就是”通过租赁电信、网通等运营商的机房(或者自建机房)、带宽,然后向互联网公司提供主机托管服务”。IPO当日,蓝汛飙涨95.32%,截止12月16日,累计涨幅64.83%,市值5.3亿美元。

      搜房网作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垂直网站于9月17日IPO,IPO使其大股东澳洲电讯顺利退出,从而变相完成管理层回购“MBO”,堪称经典,IPO 当日搜房飙涨72.9%,为年内IPO当日表现第三好的中概。

      此外,年内赴美IPO股价表现较好的还有汉庭、康辉医疗等,汉庭是季琦创办的在美上市的第三家公司,3月26日IPO当日涨幅13.63%,目前累计涨幅65%,市值11.9亿美元,季琦三次创业,三次将所创公司送到美国股市;康辉医疗是常州一家专业化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已经覆盖了骨科治疗的各个领域,康辉8月11日上市,上市当日涨幅18.63%,目前累计涨幅76.58%。

      斯凯、中华水电受冷遇 两只地产概念股表现低迷

      并非所有中国公司在美国IPO都受到待见,截止发稿,40家公司中有18家公司已经跌破发行价,而年内表现最差的是打响2010年中概赴美IPO第一炮的中华水电,中华水电1月25日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6美元,上市当日开盘即破发,当日大跌15.93%,目前累计跌幅高达53.38%,市值已经腰斩过半。中华水电主要业务是评估,收购和操作中国的水电开发建设项目。

      而年内IPO当日表现最差的是有中国山寨App store之称的斯凯,斯凯于12月10日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8美元,为发行价区间的最下端,开盘价仅6美元,并最终收于6.01美元大跌24.9%,刷新了前一个交易日才被博纳打破的年内中概IPO最差表现记录。斯凯的主要市场定位是国内的山寨手机,做山寨手机的手机应用商店,目前占有国内手机应用市场最大的份额,但是要让老美理解斯凯衍生于山寨手机市场的“中间件”平台,可能有一定难度,截止发稿,号称累计用户4.789亿,累计下载36亿次的斯凯,市值仅1.7亿美元,累计跌幅35%,为今年IPO跌幅第4大的中概。

      需要提下的是今年在国内地产受政策调控的大背景下,有两只地产概念股赴美上市,一家是21世纪不动产,是全国性的房地产中介连锁,1月28日IPO;另一家是思源集团,是一家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为主要市场的房地产销售代理商,11月24日IPO。两只带有地产概念的中概,表现均比较惨淡,21世纪不动产累计跌幅 37.7%,为年内表现第二差的中概新股;思源IPO当日临时大幅下调发行价,但是上市当日仍然大跌11.4%,目前累计跌幅14.14%。

      还有一些公司比如中国电影发行商博纳影业、商旅男装希尼亚、北京4S店联拓,在美国资本市场表现均比较差,而像一些传统而冷门的公司比如新高地科技、星源燃料、利展环境、联合信息、智能照明、昌荣传播等,自上市起表现就非常低迷。

      二、 乐极生悲VS厚积薄发

      麦考林、学大、易车乐极生悲

      优酷当当IPO的飙涨也开始引发中国概念股的泡沫之争,而此前也确实有一些IPO后受追捧的中国概念股出现冲高回落,乐极生悲的先例也有好几例,而其中最受关注和争议的为麦考林。

      麦考林10月26日登陆纳斯达克,顶着中国B2C第一股的光环,麦考林IPO当日大涨56.9%,股价最高一度涨至18.5美元,市值超过10亿美元,但此后冲高回落,在11月29日盘后公布财报后,股价更是 暴跌近40%,此后深陷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投资者称麦考林在其IPO时隐瞒了信息,截止12月16日,麦考林报价6.99美元,较18.5美元的最高价下跌62.22%,较发行价下跌36.45%,为目前中概IPO表现第三差的公司。

      有中国“肯德基“概念的快餐连锁重庆乡村基,9月28日在美IPO后也一度受到热捧,股价一路狂涨至最高的36.45美元,市盈率近百倍,市值近 10亿美元,股价翻番;虽然目前24,45美元的价格较16.5美元的发行价仍然有48.18%的涨幅,但是离最高价也已经挥发3成多。

      此外,家教企业学大教育,IPO当日涨幅31.58%,但是此后走向熊途,股价一路下跌,并于12月16日跌破9.5美元的发行价报收9.36美元。另一只教育股学而思上市当日飙涨50%,最高涨至18.34美元,冲高后也有所回调,目前报价14.58美元,涨幅也有所缩小。

      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汽车垂直网站易车,IPO当日涨3.75%,此后最高冲至14.39美元,后持续走低,屡创新低,截止12月16日,相对12美元的发行价股价累计跌幅27%。

      海辉、柯莱特软件外包公司厚积薄发

      与冲高回落的一些股票相反,有些公司在IPO时并不受到华尔街的待见,但是随后却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股价低位徘徊后向上攀升。

      其中最典型的厚积薄发的是今年上市的两家软件外包公司:海辉软件和柯莱特。海辉软件,6月30日赴美IPO,上市单日涨幅仅4%,在10美元发行价附近徘徊了近两个月后,海辉软件8月下旬开始启动一轮上涨行情,截止12 月16日,海辉软件涨幅150%,成为内内表现第二好的新股;另一家软件外包公司柯莱特,几乎上演了和海辉软件一样的故事。而2010年12月14日,年内第40家赴美IPO的中国公司软通动力,也是一家软件外包企业,IPO当日表现优于此前的两家同行。今年接连3家软件外包企业上市,而且表现均优异,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开始进一步受到美国资本市场认可。

      另外一家比较典型的是安博教育,安博8月5日赴美IPO,当日即破发,后来股价最低曾经跌至7.75美元,累计跌幅达22.5%,此后有数据显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麦格劳希尔投资公司入驻安博教育,安博股价企稳上升站上发行价,截止12月16日,涨幅22.7%。

      三、 上窜下跳 捉摸不透

      6月11日登陆纽交所的博润,是山东一家玉米食用酒精生产销售商,大幅下调发行价区间后将发行价定为7美元,IPO当日平收,此后股价持续走低,最低跌至4.77美元,相对发行价累计下跌31.86%,但是随后探底回升,不但重新站上发行价,而且股价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涨至20.50美元,相对发行价累计涨幅将近200%,一度成为今年最大的黑马,然而10月中旬,有美国投资者撰文质疑博润的财务数据,博润股价开始大幅回调,截止12月16日,博润股价11.29美元,较最高价下跌将近50%。

      另一只上演这种过山车行情的是晶科能源,晶科能源是一家中国光伏企业,CEO是李仙德,而李仙德的哥哥李仙寿创建的天合光能2006 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2010年5月14日,晶科能源也成功登陆纽交所,两兄弟创办的两家光伏公司均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但是5月份欧洲形势不好,欧元持续走低,晶科能源IPO当时也没被投资者看好,股价最低额跌至8.23美元,跌幅达33.66%,后欧洲危机有所缓解,光伏板块集体走强,晶科能源则一发不可收拾,股价一路狂奔,最高涨至41.75美元,相对11美元的发行价涨幅高达377.9%。而晶科能源也在历史高位完成二次增发,10月底,在IPO募集6418万美元后,增发200万股ADS,再度募集7200万股,增发发行价为36美元,远高于5个月前的11美元的IPO发行价,而且,献售股东也同时以36美元的价格发行150万股ADS。此后,晶科能源开始回调,截止12月16日,报价21,55美元,较41.75美元的最高价几乎腰斩,相对36 美元的增发价也跌去40%。但是,相对11美元的IPO发行价,晶科12月16日的收盘价21.55美元,累计涨幅仍然高达95.9%。

      四、40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为红杉中国投资

      今年上市的40家公司中,有8家为红杉中国投资的,红杉成为今年这批中国公司上市潮的最大赢家,另外一只红杉投资的乾照光电也与今年在A股创业板上市,沈南鹏也凭此成绩荣登福布斯2010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榜榜首。但是也并非所有红杉投资的公司上市后表现都很强劲,这8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已经有5家跌破发行价。以下这些公司的概况:

      相关报道 ·2010年美国创业风投强劲复苏:IPO与并购猛增2011-01-04 ·纽约时报:明年美国科技企业IPO有望爆炸式增长2010-12-31 ·2010年中国公司在美国IPO创历史新高2010-12-28 ·未来5年两大美国证交所推动更多中国公司IPO2010-11-24

 
·网络英语口语学习家园中期
·罩宝(光触媒节能罩)
·转让推广权〓低碳低耗能:
·年产秸秆生物质燃料40万
加盟送等值教材——麦克米
北京工艺品向外省市地区发
成人用品加盟
SPR咖啡连锁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