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李平 5月26日,国信证券内部通报:原投行四部总经理李绍武被国信证券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据调查,自2001年以来,李绍武通过不断伪造身份的其妻及设立公司等方式,参股已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总投入不足143万元,回报却已经高达3200万元,投资回报率高达20倍。该案件上报监管部门后,迄今没有明确说法。 2005年5月26日,轴研科技正式上市,不过,最后的上市保荐机构为南京证券,国信证券方面表示未与他们签有项目协议,但据本报了解,李绍武曾跟踪过这个项目,最后将上述保荐项目分别转手。 至解禁时,昕利科技持有轴研科技股权价值约为813万元,增值10.5倍。2006年年报中,昕利科技仍持有该股份,但在2007年第一季度从股东名单中消失。 近期随着数起投行人士违规进行PE投资事件的曝光,监管部门已开始对部分券商投行部门进行风险排查。 深圳某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两天要填报一个关于个人所持原始股情况的调查表格递交监管部门。”证券时报记者调查获知,这种风险排查目前仅限于深圳地区部分投行,非深圳地区投行目前尚未接到监管部门的相关排查指令。 不过,目前几乎所有的投行内控都明显加强,一些投行正酝酿开展全面自查工作。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内部网络、电话等已实行全面监控留痕。 “潜规则”成因 今年以来,数位投行人士被曝光违规参与PE投资,从中牟取暴利。对此,深圳某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这在业内并非个别现象,有些项目主办人会通过不同方式对其所做的项目进行PE投资。” 对于上述“潜规则”的成因,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分析说,“大多数情况下,谁拉来项目谁就当项目主办人,因此项目主办人和项目公司的关系最好,也容易在项目公司增资扩股或发行自然人股时拿到一些股份。” 事实上,在目前PE全民化的环境下,PE市场形成了“僧多粥少”的格局。面对相对稀缺的优质项目,普通PE想投资这类项目,却不得不支付相当昂贵的成本。 “投资拟上创业板的优质项目,价格往往达到20倍以上市盈率。其中风险巨大,而且获利空间被挤压得很厉害。但是即便如此,还不一定能投下项目,因为行业内部竞争太激烈了。”深圳某资深创投人士透露。 但投行人员往往能低价对项目公司进行PE投资。上述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透露,“项目IPO前的增资扩股方案由投行设计,很多项目的增资扩股不是公开的,而且是小范围内进行的,因此投行人员往往能拿到价格便宜的股权。” 违规PE投资的路径 由于各个投行的内控制度中均禁止投行人员投资相关项目的股权,因此一些投行人员不得不另辟蹊径开展PE投资。上述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比较常见的是通过亲属作PE代持。这种方式比较隐蔽,除非有人举报,否则很难被发现。 业内人士认为,国信证券李绍武案即是此类违规PE投资案的典型代表。据悉,在此案中,李绍武妻子邱利颖利用虚假的《工作合同》违规入股了莱宝高科。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投行人员违规介入PE另一个路径是:投行人员自己或与他人合伙设立专门的公司用于PE投资,或者为其他PE公司入股进行牵线塔桥,而从中牟利。 “创投公司一般都与投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些项目的运作须有赖于投行担当中介,否则很难在这个行业内混下去。”上述深圳资深创投人士说。 投行内控加强 在国信证券李邵武事件、中信证券谢风华事件相继曝光后,国内投行界风声鹤唳,各家投行也随之加强了内控措施。 “原来公司的监控仅限于研究和自营部门,但近日来公司对投行部门的监控明显加强了。”深圳某中小券商投行人士说。记者注意到,一位上海投行人士的MSN签名近日则改成了“都监控了?” 与此同时,部分券商近日还多次召开了针对投行部门的电视电话会议,包括出差在外的项目组在内的所有投行人员均参加了会议。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每次开会都会反复重申禁止投行人员进行项目入股。” 此外,记者获悉,一些券商正在酝酿关于投行人员持股的全面自查工作。深圳某中小券商投行人士透露,“这个月底之前就会进行全面自查。”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投行人员持股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近一段时间,深圳监管部门一直在查从业人员的持股情况,主要是填报A股持股情况,但这两天就开始查原始股的持股情况了。”深圳某中小券商投行人士透露。 券商“保荐+直投”的灰色暴利地带正越来越被关注。 刚处于萌芽阶段的“保荐+直投”,到底是否如外界质疑的“防火墙”形同虚设,是否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经过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一条“保荐+直投”的利益链条逐渐浮出水面。 有深圳创投人士向记者透露,投行手中的优质项目一般会优先推荐给自己的直投企业,而直投企业看中的项目,由于保荐人的关系,能在参股价格上得到企业的照顾:券商“保荐+直投”企业可以一个普遍低于市场整体的价格拿到这些项目,而同期非券商系创投企业很难以同样价格拿到。 根据记者统计,在目前“保荐+直投”的企业中,券商直投的参股成本远低于同期非券商直投背景创投公司的投入成本,甚至也明显低于非保荐的券商直投公司入股成本。 而部分素质一般的企业,属于可申报可不申报的范畴,企业也愿意以一定的价格优惠或股份与保荐券商绑定,从而实现成功上市。 “保荐+直投”短周期 根据中投集团最新统计,国内券商直投业务启动两年半之后,截至2010年5月,8家券商直投公司启动投资,完成55笔交易,已披露的交易总额超过25亿元。 而在九家已上市企业中,除东方财富网由中金公司进行保荐承销,但却由海通证券的直投公司海通开元投资外,其他企业均属“保荐+直投”。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锐奇工具、华仁药业、青龙管业等三家已经过会的公司也均属“保荐+直投”模式。 其中平安证券保荐的锐奇工具有平安财智在2009年8月投资1392万元,广发证券保荐的华仁药业,青龙管业则由广发信德分别在2009年8月和2009年3月投资3200万元和400万元。 根据估算,上市成功后广发信德依据发行价即可在青龙管业获得超过13倍的账面收益,而在已上市的8家券商的“保荐+直投”公司中,直投平均账面回报率超过6.4倍。 值得注意的是,国信证券保荐的隆基硅材虽由国信弘盛在2009年2月投资5260万元入股,但因关联交易等问题在3月25日未能过会,成为少数“保荐+直投”闯关失败的企业。 由于存在“投资-辅导-保荐”的天然便利条件,券商直投参股企业从融资到上市的时间周期普遍偏短,已上市企业的平均周期仅9个月,包含已过会的3家公司11家的平均周期也只有1年。 从投资的时间周期来看,记者统计的12家券商“保荐+直投”公司,均为上市前项目,即券商作为保荐人经过多年的辅导后,在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最后阶段,选择让旗下的直投企业参股,其流程应为“辅导-投资-保荐”。由此可见,保荐券商在选择直投对象时,相对非券商背景创投企业优势十分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