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一方 从中国金融的改革史上看,建行上市可谓第一次海外冲锋,身后还排着“工农中交”四大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之前,中国政府为这些国有银行上市创造了三个必不可缺的条件:一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二是财政部发债券补充资本金;三是由中央汇金注入外汇资金。 然而,在建行上市的基本框架中,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环——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建行上市的承销商,竺稼带领摩根士丹利的团队一连拜访了不少美国的知名银行,但却屡遭拒绝。对方认为,投资建行风险太大:其一,虽然建行剥离了不良资产,经过了几轮注资,但其资产负债表仍然不能让人放心;其二,在以前的机制下,国有银行成了产生不良贷款的机器,难保以后不会出现问题;其三,对方还怀疑建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竺稼和团队向那些美国的银行巨头们百般解释,终于让花旗银行有所动心。其CEO普林斯曾一个月内两度飞赴北京,拜会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但这样的沟通仍然没有打消花旗的顾虑,加上其他诸多原因,双方的合作最终破裂,这对建行上市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竺稼向记者回忆:“那时真是到处敲门却敲不开门。” 2005年3月,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转机突然出现。原本表示对投资建行不感兴趣的美洲银行,竟然兴致勃勃地找到摩根士丹利,希望与建行启动谈判。原来,最初竺稼找到美洲银行之时,美洲银行的兴趣正全部扑在投资中国银行上,但时隔不久后美洲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谈判无果而终,美洲银行便转身回头希望投资建行。 谈判中,美洲银行的主要代表是全球计划与战略部主管克尔,而建行的代表是行长常振明和行长助理范一飞。具体的谈判过程磕磕绊绊,双方你来我往寸土必争,每每陷入僵局时,代表中介机构摩根士丹利出席的竺稼便出面斡旋,建议双方以大局为重。 2005年6月,谈判进行至最后一轮的关键时刻,美洲银行以拒绝赴北京谈判相挟,要求建行在谈判中退让。业内共知的是,克尔的银行并购经验丰富,曾一手促成美洲银行对国民银行的合并,而董事长刘易斯更是以纪律严明、不易妥协著称,其属下称他“血管里流淌着的不是血而是冰块”。 竺稼深知美洲银行这两人不好对付、吃软不吃硬,他自己则是一种不温不火、兼有韧性的性子,正适合从中调解。大吃一惊的他很快镇定下来,在电话中,他耐心地对克尔说,建行这边也不是不能让步,你们先乘飞机过来,双方坐在一起再慢慢来谈。 刘易斯和克尔的专机终于起飞。次日凌晨,就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旁边的一家24小时营业的茶餐厅里,范一飞、克尔和竺稼终于坐到了一起。谈判气氛一度十分尖锐激烈,有好几次,西装革履的银行大佬们竟拍起了桌子。竺稼夹在中间,左一言右一语地劝慰两方,直到凌晨4点,双方才缓和下来,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致。 7个小时后的上午11点,建行大厦22楼大厅,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和美洲银行董事长刘易斯现身于镁光灯下,向中外30多家媒体记者宣布:建行引入美洲银行为战略投资者,美洲银行首期以25亿美元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受让建行9.1%股权。 2005年10月,建行成功登陆港交所,融资高达92亿美元,创造了当时有史以来亚洲最大规模IPO,也被资本市场推崇为年度最佳IPO。这举世瞩目的一役,将竺稼推上了事业的顶峰,外界一度称他为“打工皇帝”、“赚钱之神”。 从投行到投资的心灵之变 人生的巅峰有着怎样的风景? 顶着那些虚名,竺稼的内心却渐渐浮起一种难言的落寞。他感到投行的工作其实就是一种中介业务,做完一个IPO,又接下一个,如同一笔笔过程不断重复的生意,而不是一份长期的事业。 竺稼对记者回忆当时的感受:“这个企业后来做得好不好,投资者赚了还是亏了,都跟我没关系,我觉得我的兴趣已经不在这里了。”恰在此时,正欲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贝恩资本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站在投行生涯的巅峰上,竺稼望见了投资界山高水长的风景。他心里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渴望:通过投资参与到企业的具体战略决策中,谋求长远的发展与增值。2006年初,竺稼离开摩根士丹利加盟贝恩资本,担任其亚洲的董事总经理,随即以小额股权投资的模式率领贝恩杀入中国市场。 彼时的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证券公司得到了全面的清理整顿,机构投资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失望心理开始转变,沪深两市年交易额超过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定义和审视自身的功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竺稼开始潜入实体经济的各行各业,在纷繁复杂的行业格局里纵横捭阖。每投资了一个企业后,竺稼和贝恩的团队都会参加董事会,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有时候他甚至会兴奋地感觉到,自己仿佛就是一个以企业发展为己任的实业家。 竺稼到贝恩的第一笔投资就是,2010年已经成功上市的纷美包装。 2006年10月,竺稼接触到北京的纷美包装公司。这是一个由瑞典巨头利乐公司创造出来的行业,当年,利乐公司在全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而弱小的纷美包装刚刚才达到盈亏平衡点,年销售额1亿元,仅仅只有1%的国内市场份额。 除了实力差距悬殊,利乐通过近百年来的技术革新,积累了这个行业里极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其动不动就找到小对手们打官司告他们侵权。这样一来,纷美包装的头上似乎顶着一块重重的天花板。 这一切似乎已经表明,纷美不过是螳臂当车,这笔投资实不可取。然而,竺稼和贝恩却仔细研究了行业趋势。 当时,中国奶制品、果汁市场开始高速发展,每年对无菌包装的消耗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市场的突然增长让利乐猝不及防,其在中国的产能出现了缺口,一些区域性的小型乳业公司被告知,交货期被拖延。巨头的疏忽就是纷美的良机。 竺稼还详细了解了纷美包装的团队和发展史:纷美包装的前身是山东泉林纸业,2000年董事长李洪法斥资2.35亿元购买了顶级的食品复合软包装设备,希望提高纸产品的附加值。可是,顶级设备有了,却没人会使用,更郁闷的是,竟引来利乐公司的觊觎。不过,李洪法将计就计,用股份挖来了利乐公司派来收购泉林的两位高管,让他们来管理公司,让机器运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