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琪 “人寿不差钱,差的是如何赚更多钱,这次的PE牌照势必增加新的赚钱渠道。盈利能力加强!”8月17日,一位股民在中国人寿的股吧里如此发帖,而当日中国人寿股价也小幅上涨0.42%。 记者随后致电数位国寿相关人士,均表示对此不便确认。“股权投资现在都是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做。”国寿资产一位高级市场总监表示。不过,另一位资产管理公司非上市股权投资部人士认为,按照保监会目前大力拓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积极态度,这一消息应该属实,并且随后可能还会有其它保险公司获得这一牌照。 同时,保监会18日在公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表示,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动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未上市股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范围,鼓励开展资产管理产品创新。 PE限制 在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缪建民看来,“把一部分资金投资到PE,是可以创造超额收益的。”据悉,在2010年底,中国人寿参与PE投资的资金已超100亿。 不过,这样有可能10倍的超额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因此保监会规定,所有保险公司的PE投资每次必须逐一报送保监会审批。而PE牌照的获取则意味着在监管规定的额度之内,保险公司可以自主评估、自主选择,每次投资不再“一事一议”。 “现在不管是固定收益还是权益投资,要提升收益率已经很难,而股权投资不仅收益率较高,受利率和股市影响也较小。如果现在能进一步放开PE投资限制,对保险公司而言确实是一大利好。”一位保险分析师告诉记者。 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记者按照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57469亿元的资产总额计算,目前保险资金参与PE投资的总额将超过2800亿元。 另据投中集团统计,中国人寿集团今年可投资PE资金规模达到888亿元,居各保险公司之首,其次是平安保险集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可投资PE资金规模分别达到586亿元和238亿元。 事实上早在2006年,保监会就已允许保险公司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参股商业银行,随后各大保险机构纷纷试水。中国人寿于2006年入股广发银行,并斥资350亿元持有南方电网32%的股份,而平安也于2006、2007年相继入股深圳商业银行、民生银行,之后人保、太保、中再集也陆续出现在未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东名单里。 2010年9月,保监会出台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企业股权或者间接投资企业股权,这被视为保险公司参与PE投资正式开闸。 “直接投资就是指将保险公司以出资人名义投资并持有未上市企业股权,间接投资就是指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等相关金融产品。”一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解释称。 对于直接股权投资,《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必须达到“上一会计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并且上一会计年度盈利,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门槛,这就将绝大多数中小型保险公司挡在门外。 对于险资间接投资,《办法》要求基金管理机构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已完成退出的项目不少于3个,以及管理资产余额不低于3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或认缴资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这就意味着可供保险公司选择的股权投资基金与投资机构非常有限。 正是因为政策上的高门槛,投中集团调研认为,虽然保险PE投资开闸已近一年,但并无实质性进展,尤其在间接股权投资方面。“目前仅披露中国人寿集团及平安集团各投资过两只基金,中国人寿分别投资了绵阳科技城产业基金及渤海产业基金,平安集团则分别投资西部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及长江产业投资基金。可以看出,目前保险公司所投基金均为具有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目前仍未有纯市场化的PE基金获得保险公司注资。”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对放开保险公司投资PE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去年相关规定出来了,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被批准的。同时,相关实施细则和程序问题还没有解决,它们跟国外保险公司一样也有资产配置的需求,我们在同各个保险公司交流时,它们也在呼吁保监会政策放得快一点。”中金公司直投部董事总经理陈十游此前表示。 瓶颈仍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即使获取PE牌照,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现实可行性上仍有不少障碍。 专业人才的缺乏即是当前保险公司参与PE投资的主要瓶颈。《办法》提出,参与股权投资的保险公司,其资产管理部门必须拥有不少于5名具有3年以上股权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重大股权投资的,应当拥有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 当然,这一基本条件似乎难不倒那些大的保险公司。作为中国人寿的另类投资平台,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初就已成立,公司目前拥有控股企业十余家,投资范围涵盖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养老养生投资及资产管理等领域。随后,人保资本投资管理和平安创新资本公司也相继成立。据投中集团调研,目前平安创新资本与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同一支股权投资团队,团队规模在50人以上。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PE投资团队不仅应包含投资、财务、法律等各方面的人员,还需要专人评估PE投资与保险公司的负债风险结构、资产负债匹配、偿付能力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而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PE投资团队在投资人才管理上的专业化分工明显不足。 “保险业投资人才本来就紧缺,更不用说更加专业的PE人才。并且,就算花大价钱挖来了,但很可能仍敌不过其他PE市场的吸引力,人才流失也会比较大。”在上述资管公司非上市股权投资部人士看来,未来这种投入与产出问题将继续存在,也将继续阻挡保险资金PE投资的步伐。 另外,如何找到适合的项目也是保险资金的一大困扰。 据悉,目前监管层对投资标的的界定依然没有改变,明确保险资金只能投资于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企业股权,不能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不能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等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技术含量较低、现金回报较差的企业股权。如果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也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企业的股权。 缪建民认为,一方面对于私募基金来讲,钱多但优秀的项目少,另一方面保险企业自身也要能够评估市场上现在的那些GP,哪些是好的,哪些是稍微差一点的。 对于这些瓶颈的应对措施,有不少业内人士近来表示看好参与母基金的方式。“从FOF起步,可能是一个很安全的选择。”新光海航人寿董事长闻安民指出。 人保集团副总裁周立群也公开表示,母基金相对于普通PE具有一些天然优势:降低了PE的进入门槛;降低了有限合伙人的技能要求;通过投资于不同类型的PE,分散特定PE的风险、平滑收益;最重要的是母基金传统简单的机制,比较容易被有国有控股背景和政府背景的机构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