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正面临一个黄金十年机遇,投资机构也迎来一个绝佳投资机遇。 但越是面临机遇时,越需要冷静思考;越是面临巨大财富时,越需要理性应对。如何抓住时机,分享国家发力文化产业而带来的投资盛宴?在新元文智举办的2012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上,各路文化产业投资达人各抒己见。 投资机构如何看文化产业和企业?与看其他项目所关注的重点有何不同? 徐慧: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区别很大。首先,提供的产品不一样。传统产业提供的产品,是大家都看得见、实体性的东西,而文化产业,都是精神层面上的,比如书、电影、游戏、音乐等,都是精神层面的传播。第二,文化产业一般都是轻资产,除了文化旅游产业、商业地产以外,其他都是轻资产行业,都是靠人的。第三,文化产业是创意行业,无论游戏、动漫,还是音乐、设计,都是创作性的,对创意和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主要靠人。如果没有人,这个企业就瓦解了。 李青媛: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没有本质不同,最大特点是它提供的是精神产品消费。比那些能够看得到的、实体性质的物质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心理更难把握。对文化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其成功只能意味着每一个产品的成功,下一个能否成功?确定性不是很大,这是文化产业风险性更高的一个核心。 杨志龙:第一,文化产业叫产业一定是一个经济体,产品是什么?就是无形精神的消费。这个特质导致我们在投资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对比时,非常难投。举个例子,我们把两个同样类型的公司放在一起,凭什么说一个比另外一个做得好,拍电视剧也好,组织活动也好,或者演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像制造业,算它的生产成本、技术成本、技术优势,文化产业这块很难。从投资角度来讲,估值很难。第二,文化产业相对不太规范,财务上很难理清,靠人力资本操作,在整个生产产品、产生效益过程中,其不可控因素在于人,而人又是最难管的。如果把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最大的差异是一个以精神性产品为产出的一个产业,其产品是精神性的消费产品,是无形的。 欧阳鲲:文化产业如果把它做大,做成一个产业化的格局,我们会对它的商业模式做深入研究。比如快速增长期的这家公司,其发展的瓶颈具体在哪里?怎么解决?如果是人的问题,又怎么解?市场问题怎么解决?如果是人民币项目,可能会特别针对这个行业的子行业,从退出角度考察这个公司的未来。 曹海涛: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尤其政策环境下要做文化,首先一定要考虑政治因素,与政治宣传有关,例如现在热 播的电视剧,就希望我们关注一些家庭幸福生活的。第二,据我了解,这些文化企业很多团队人都很少。它不像工厂制造业有大量的人,或者高科技企业,有很多研发人员,文化企业很多都是单一作战。我举个例子,一些做动漫的企业,很可能就几个人的团队,包括做一部戏,有制片,有发行,包括后期制作,几个人把这个产业就完成了。这个产业并不是靠很多人,往往是几个人,赚钱的也就是那几个人。 文化产业不缺钱,缺的是商业模式,投资机构对此有何建议? 曹海涛:谈到商业模式,我现在发现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越来越重要。几年前,这些企业都没有很大的发展,主要是不注重商业模式。随着影视的发展,大家看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纷纷影视植入广告,包括表、饮料等等,这块植入越来越多,这是很好的商业模式创新。 李青媛:我当时投宋城股份时不觉得有什么创新之处,只把它看成一个传统旅游项目,其演出做得比较好,最大亮点是把其旅游演绎作为一个产业来做,且最核心的是,其市场渠道做得特别扎实。在这个基础上一点点打磨,做营销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打磨了十多年,随着市场本身一直在发展壮大,当真正有实质性爆发时,企业自然也就起来了。不管是文化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刚开始做时,都应该是很实在的,关键是抓住市场需求。怎样让市场来买你的单?这是最核心的。抓住市场核心需求,这一点,不管商业模式怎么创新,这一点是变不了的。 文化部发布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增加值翻一番,该政策对未来两年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欧阳鲲:这肯定是个好事。文化产业跟其他大产业比,有一个很大不同,即它对资金的容纳能力,可能没有其他产业那么快,这项政策出来后,肯定会让很多企业都受益。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效果来得更快,长期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企业上市这一块,得到一些政策倾斜,对企业非常有利。 杨志龙:第一,从整个行业来讲,今年国家在转型上提出了要求,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是一个方向。从资金量来讲,渠道也会更多。第二,今年的文化产业政策,受益最大的是国有化企业。虽然不存在国进民退的说法,但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和节奏会越来越快,从国家层面也希望中国文化企业以国有性质为大,比如大家都在拍电视剧,未来,国有份额会增长更多。第三,国家政策上引导,有可能会出现大而不强的局面。比如搞一个全球最大的制片公司,全球最大的娱乐场所,是相对容易的,但如何把它做精做强,并不容易。 徐慧:政策肯定对文化产业非常利好。其中提到要优化东部的文化产业结构,完善中部的文化产业结构,培育西部的文化产业结构,囊括了全国的文化产业都要动起来。相应地,国家也会给予很多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资金等支持。从市场来看,文化产业资金非常多,从国有的到民营的,有很多文化产业资金,这对整个文化产业的支持与发展是非常好的。但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市场是否能够消化得了,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另外,国家希望在未来打造跨国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这点可能对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非常有利,那么民营的,可能在竞争中会稍弱一点。有这么好的政策和市场,只要方向是对的,只要市场有足够需求,且有非常强的团队,坚定自己目标,等到民营企业做大时,可以增加自身的谈判筹码,可以和大国有集团坐在谈判桌上好好谈判。 曹海涛:我们在研究政策时,要抓住字眼,政策虽然说要支持文化企业或文化产业,但并没说支持上市,这是两个不同概念。上市还有很多困难,包括地方政府的障碍,甚至证监会一些询问,这些都是影响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点。目前,民营企业发展厚度还不够。概念很重要,影视首先是靠演员和电视台,当然还要靠院线,产业链的整合非常关键。现在包括投资机构,以前是投钱加增值服务,现在是投钱加思路。包括企业的发展、商业模式、上市,如果把思路弄清晰了,这个企业才能很好发展。 李青媛:文化产业从上到下看上去就是一件很美的事,但真正做时,发现很辛苦。首先,国家政策上各个方面政策下来,其实有一种拔苗助长的态势。在这个领域刚起来的小企业,心态上会很浮躁,想商业模式时通常较短期。一大批小企业,原来靠补贴生存,一旦政策刹车,它会死的,这是很多小企业要比较清醒的一个问题。其次,从投资机构的角度,如果文化部倍增计划里,能放松一些文化意识形态的管制,整个文化产业可能会更加蓬勃发展。如果系统性来看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国家所说的文化推动、促进,这两个地方挺矛盾的,一方面是意识形态上不要打压,否则会抑制一大批文化产业或者资本的运作前景;另一方面尽量不要拔苗助长,这一点是感觉最困惑的。 资本对文化产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带来发展所需资金,同时,本身的独立性和急功近利,也对文化产业造成一定破坏性。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杨志龙:有几个问题,第一,很多企业家看起来有一个长远目标,实际上他对该目标怎么实现,还是比较模糊的。可能很多企业家认为投资机构追求短期利益,我认为恰恰相反。我们逼着企业家考虑怎么进行实际的经营,反而帮助你做长远计划。资本应该是一个善的力量为主,有没有恶的力量?有,故意挖一个坑,让你跳下去,那就是恶的。从投资机构来,肯定更多的是善的一面,表现在增值服务上,投了钱还要把人卖给你一半,帮助你做后期企业经营规划等。如果真有投资人对你感兴趣,那就抓住机会,因为他绝对是一个关键角色。 欧阳鲲: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资本进去帮你,挣到大钱以后大家都开心,这是最好的结果。说到双刃剑,更多涉及到企业商业模式的增长潜力。如果一家企业,让资本来投,三到五年没有一个质的变化,这就是公司的问题。当然,文化产业说的比较虚,对于未来的预测,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很难默契,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多方面的原因。 规划重点发展演绎、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业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等11个子行业,各位更看好哪几个行业? 欧阳鲲:文化和旅游对资金的吸纳能力要强一些,但其他一些子行业,短期增速会比较快些。关键还是看企业。 徐慧:11个行业都是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关键是看企业本身的质量。在我们以前的投资过程中,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可能对影视制作公司会稍微了解一些,看的比较多,也比较感兴趣。 杨志龙:我个人认为,这11个子行业划分的不太好。全球演唱会,非常火,不光是音乐产业,有可能和演艺事业合在一起。中国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商业体系,来发掘流行文化,并且推动它。流行文化的产品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一种思潮,也可以是服饰。我们在这个方面很难投,如果非得从一个子行业选,我们都有涉猎,工艺品、设计等很有价值。娱乐产业是人们都喜欢的,实际演艺、服务应该也算是娱乐业,加上互动。我个人非常青睐娱乐的成长空间。 投资一家文化企业,关注哪些重点?有没有具体的指标? 徐慧:首先,我们会找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在这个领域里面,再找到N个优秀的团队,然后培养他做行业整合。企业有好的团队,有好的基础,我们给你钱,帮助你去收购这个领域其他企业,把你打造成这个行业里的航母,或者第一大,这是方源的做法。 李青媛:首选那种能够市场化、不受意识形态限制的,更加市场化大众化的文化项目,这是前提。其次,最核心的就是团队。这个团队能折腾,有激情,这是我们最看重的。 杨志龙:财务指标、团队等各方面的整合很关键。人的因素很重要,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们看了很多企业,老板一定要有魅力。一点都不能谈不行,夸夸其谈也不行,跟券商沟通,跟投资机构沟通,如果魅力不够,往往会遇阻。如果企业家沟通能力不强,连投资人都吸引不了,是不太好的。另外,个人的诚信也很重要。 曹海涛:我们看两类企业,第一,为什么做到这么大规模?这个模式能不能持续?然后,我们帮你资本运作上市。这一类企业相对比较成熟。第二类,公司不大,销售额利润很小,怎么投?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我们喜欢投的企业,必须是行业内的,否则你对行业涉世不深,必须有理想,你的理想就是我的动力。你必须要有激情,对你的事业未来的看法,你知道怎么能干下去,同时你坚定不移地去做,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我。你有理想,就会琢磨这个事情怎么能做好。另外一类企业,是早期型资,投资时间会比较长,更多带来行业上的资源、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通常,会赚钱的企业有,但有理想的企业很少,这是我的投资风格。 欧阳鲲:除了一般财务方面客观的评判标准以外,更看重企业家的真诚,在几年内能把这个公司做成大公司。另外,能给投资人讲清楚,能够达到这样的状况。 作者:赵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