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O核查风暴的推进,创投机构的处境愈显艰难。在一定程度上,目前创投行业已进入洗牌和深度调整期。根据统计,仅计算有活跃投资记录的创投机构,在去年上半年就超过了5000家。这里面究竟有多少家是真正具有专业能力和投资经验的创投机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009年创业板开闸后,各色各样的创投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创投行业的财富神话吸引了大量短期的非理性资金进场。和当前行业的募资“寒冬”相比,当时的处境被许多业内人士形容成“躺着也能挣钱”。“前两年很多出资人不怎么关心公司的专业投资和管理能力,也不认真去调查公司的实际情形,只要告诉他有渠道、有资源可以做Pre-IPO项目,对方就非常乐意出钱投资。”一位熟悉私募股权投资业的资深人士曾如是说。在他看来,整个行业盛行机会主义,反而把创投的专业主义精神丢失了。
2012年的经济危机和资本市场的低迷,终于使得陷入狂热的创投行业开始降温。多位创投界大佬也对行业过度发展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惨烈的洗牌期不能避免,两三年内九成创投机构可能出局。粗略计算一下,这个比例毫不夸张。2010年统计的有活跃投资记录的创投机构才100家,可以说,短短两三年内冒出的数千家新兴创投机构,其中绝大部分缺乏经验也缺乏专业能力,前几年行情好时盲目跟风投了大量项目,现在行情急转直下导致大量项目无法上市也无法变现,这些机构开始遭遇生存难题。与此同时,许多当时成立的基金今年开始将陆续到期,这也是一道事关生死存续的关口。有统计显示,私募股权基金的清算高峰期将会在2015年前后来临,届时,大量创投机构消失将是意料之中的事件。
不过,洗牌正是创投行业专业主义复兴的契机。日前在基石资本举行的投资年会上,记者发现,随着创投市场募资难度不断加大,LP的诉求正在改变,而这种改变也是对创投公司的一种再筛选。基石资本的一位LP张杰向记者表示:“过去大家都投上市前项目,不需要多少专业能力,能找到项目、挖通渠道就可以。现在不可能再那么挣钱了,我们找GP也开始研究这个公司的行业研究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等。”
据几位LP反映,他们选择GP需要考察GP的几个能力:一个是行业研究的能力,即怎么去发掘好项目;二是获取项目的能力;三是项目投资的能力;四是项目培育和扶持的能力;五是项目退出的能力,这不仅是指上市退出,也要求创投公司具备多元化的退出能力。A股市场IPO“堰塞湖”和中概股信用危机让他们认识到,其他变现能力也非常重要。其次,当前LP在选择GP时愈加看重PE机构是否跟投以及跟投的比例,他们认为,创投机构以自有资金对目标公司进行投资,分享项目投资收益并承担项目投资风险,是一种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三,LP对投资的回报周期忍耐度有所提高。
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