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帮助
  • 会员助手
  • IDC服务
  • 川大两学生没毕业身价已百万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1-11 8:53:35
    文章录入:网友(Tsangyuktony)
  •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这项研制将来必定引起国内化工材料的一次革命。”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里,谈起陈昭军、黎达光同学共同研制的高收缩聚脂薄膜,老师信心十足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更有同学跷起大拇指:“厉害啊!还没大学毕业呢,就已经怀揣百万资本了。 
     
     
     


      高校学生 攻克我国薄膜技术堡垒

      今年22岁的陈昭军和黎达光均是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一名正在攻读硕士一年级,一名还是大四学生。在不久前结束的四川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陈昭军和黎达光共同合作的高收缩聚脂薄膜科技发明作品,一举夺得四川省一等奖,并被直送参加将于11月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总决赛。

      黎达光告诉记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的,如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上的标签膜等薄膜的专业名字叫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被阳光爆晒后会被分解出致癌物质,西欧等国家已经转而使用高收缩聚脂薄膜。”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高收缩聚脂薄膜的研制,但研制成果始终达不到国际水平,只有依赖进口。“中国人不是笨蛋,我们就不信这个邪!”“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一定可以成功。”两只手掌击在一起,黎达光和陈昭军两个人开始“强强联手”合作研制。

      没出校门 两学生已有百万身家

      从去年开始,两人就在学校实验室里开始“闭关”钻研。研制过程中的一切疑问都只有靠翻前人的研究资料、请教指导老师、再一个个地试验来解决。一年多时间里,两人每天至少花10多个小时呆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上万种材料中,我们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经过试验,他们研制出的高收缩聚脂膜收缩率为70%至80%,完全达到国际业内指数。

      付出总会得到回报,陈昭军和黎达光的参赛作品,很快引起了杭州大华塑业公司的注意,他们派专人来到川大,表示就此技术希望与其进行合作。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收缩聚脂薄膜需求量为每年5000吨,该产品进口价格为每吨人民币2万元。而陈、黎两位同学不仅成功研制出了高收缩聚脂薄,而且价格更为低廉,每吨在人民币14000元左右。

      陈、黎两位同学的指导老师傅强教授表示:从市场价值看,这项技术身价百万。11月份,大华公司还将再次就合作事宜进行商谈。

      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怀揣百万身家,当别的同学对陈、黎羡慕不已时,他们却表现得很谦虚:我国专家已经对此研究了10余年,总结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我们这次就是站在他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成功……

     
     
 
版权说明:
  • 1、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中国创业投资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中国创业投资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中国创业投资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中国创业投资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中国创业投资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中国创业投资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中国创业投资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