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供应信息 > 石化化工 > 化工项目合作 |
苯酐、********发展趋势 |
|
||||||||||||||||
|
2000年全球苯酐表观消费量为295万吨。其中,亚洲是最大消费地区,消费量为126万吨左右,约占总消费量的42.7%;其次是西欧,消费量为73.5万吨左右,约占24.9%;美国消费量约为46.8万吨,占15.9%。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涉嫌致癌而引发争论,导致发展受到很大影响。1990~2000年间世界苯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0.26%,西欧更是出现负增长。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苯酐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亚洲日本和韩国市场也基本饱和,虽然亚洲的东盟和中国近10年来消费增长较快,但整个世界苯酐增长速度继续放慢。预计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苯酐消费量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占据竞争激烈的市场,苯酐生产商会加大出口力度,进一步扩大出口量,其主要目标便是中国和东盟国家。 1990年国内苯酐产量为13.1万吨,1999年产量增至31.7万吨。1990~1999年间,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0.32%,远远高于世界苯酐生产增长速度。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此间我国塑料加工业中聚氯乙烯建材快速发展,刺激和推动了增塑剂需求不断增加。1999年表观消费量约为51万吨,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2.33%,增长速度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我国苯酐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速度。1999年苯酐进口量约占表观消费量的37.9%,国内开工率仅75%。由此可看出,一方面国内苯酐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国内苯酐受进口冲击较为严重。 据悉,“十五”期间国内许多企业计划新建或扩建苯酐装置,预计2005年国内苯酐生产能力将达到70万吨。业内人士分析今后苯酐下游需求将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会太大。增塑剂是耗用苯酐最多的品种,近年来市场疲软,销售困难,又面临进口冲击,近期不会有太大起色;染料和涂料等一直供过于求,产量很难有所增加;国家对糖精限产等都会影响对苯酐需求的增加。因此未来几年苯酐市场需求量增加不会太大,预计2005年不超过56万吨。即使考虑到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国内苯酐生产能力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不仅国内供过于求,影响我国苯酐发展更为严重的关键因素是国外产品的严重冲击。目前发达国家苯酐市场已经饱和。如欧洲迫于环保压力,对聚氯乙烯的使用严加控制,加快聚乙烯和聚丙烯替代聚氯乙烯的步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需求量将呈现负增长。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苯酐国际市场疲软,造成苯酐大量库存,因此国外苯酐出口资源丰富。 我国即将加入WTO,原料和产品价格都将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苯酐及其下游产品增塑剂关税较高,对阻止苯酐及下游产品进口起到很大作用。加入WTO后,苯酐、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口关税将大大下降。进口大量苯酐和相当数量的增塑剂,将对我国苯酐市场形成巨大压力。 从全球及发展的眼光看,苯酐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非常明显,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我国苯酐生产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压力,我国苯酐生产企业首要的任务是认识差距,壮大自己,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抵御进口产品冲击。 目前国内装置规模较小,随着苯酐生产在氧化催化剂的开发和反应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大促进了苯酐生产单系列、大型化,国外单台氧化反应器管数可达26000~30000根,生产能力可达8万吨/年,而国内单台反应器的管数为9000~11000根,最大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并且大多数为5000~10000吨/年。目前国内开发4万吨/年苯酐装置已成为当务之急。 氧化催化剂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大型苯酐生产装置的开发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如目前德国BASF和Wacker公司的苯酐催化剂开发属一流水平,其生产负荷可以达到100克邻二甲苯/标准立方米空气,目前已应用于工业化,可以使原料气邻二甲苯的浓度比其他装置提高约30%。而目前我国工业化装置普遍为60克工艺催化剂,80克工艺催化剂工业化应用仅处于起步阶段,而100克工艺催化剂尚在研究开发之中。 反应器方面,我国不仅在氧化催化剂开发上存在一定差距,在反应器的开发及生产过程中存在差距更大。 在大型化切换冷凝器的翅片结构设计和制造方面,国内也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结构紧凑,而国内翅片间缝隙比国外多出5毫米左右,特别是在适合热胀冷缩的翅片管悬排结构方面也存在差距,导致苯酐回收率低和设备庞大造价高等。 苯酐精制工艺方面,国外均采用连续精馏工艺,而国内多为间歇式生产,在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稳定操作、产品质量的保证、能耗物耗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邻二甲苯法制苯酐生产技术关键,一是反应器的性能,二是催化剂的工艺技术性能。目前国内应集中力量将高性能催化剂和大型反应器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开发出大型化、先进的国产化苯酐生产装置,实现装置的更大生产能力,从根本上达到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从而赋予产品更强的竞争力。另外今后要加强设备制造、、管理,以保证苯酐产品的质量和装置的稳定运行。总之,我国苯酐工业要正视差距,加强技改,提高竞争能力,以期在未来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向前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