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所有设施都是用高脚架垫起来,就像‘吊脚楼’一样。所以只需把土地压实,不必打地基。”周炯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破坏地表植被,拆除房屋就能马上复垦。而且天然雨污分流,便于污染物的处理。”
“这样做至少还有一个好处:让这里看起来更像一座农场,而非食品工厂。”自言以超市冷冻食品卫生的同行者表示认同。但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还是带着人类的傲慢,看轻了猪。
猪舍的设计者是设计过北大、清华图书馆及北京奥运场馆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其下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团队代表了国内较高水平。负责暖通的工程师还参与设计过中国南极科考站,因为网易对猪舍温度控制有着同等级要求。
即使如此,项目的规划设计也并非一马平川。以往所有建筑理论都只适用于人居,猪场根本无设计或只是从人的角度设计,所以必须从头思考猪的起居需求问题。
这关系到动物行为学。比如,咨询若干专家及遍查文献后,才知道两头猪打架的平均追逐距离是14米,所以猪舍要设计得比14米宽。猪对同类的识别极限是20头,所以一间猪舍里要放超过20头猪,这样它们便记不清谁是谁,于是乎相处融洽。
另一些安排则近乎“奢侈”。比如,空气在进入猪舍前会先通过一个空气调制室进行初效、中效双层过滤。这等于给猪舍装上了与北京国贸三期一模一样的“中央空调”,能阻绝绝大部分携菌带毒的PM2.5。这样,猪便不必服用抗生素也不会生病。
再比如,网易“猪厕所”里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或甲烷浓度一旦达到设定标准,水龙头就会自动打开把粪便冲走,确保猪们“方便”的场所空气清新。
从来只为人居贡献智力的建筑专家们感慨,设计过猪舍才发现人居太简单了。而承建这样一个复杂而特殊的项目,施工队也是为绿城地产建造豪宅的专门单位。
“中国养猪将从茅坑时代进入抽水马桶时代,从集中营时代迈入公寓时代,先行一步,幸福起来。”丁磊在最近某次谈及猪场时喊出了如是口号。“听了丁磊关于养猪的演讲,真想当一头他的猪。”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叨叨。
不止如此。还有民谣歌手自告奋勇要为“贵族”猪们写首歌,中国美院的教授则想问丁磊讨间猪舍,进去住。
“这里马上要建一个猪的‘中央厨房’。食材选用产自东北的大豆、玉米粒、豆粕、豆饼,配合一些青饲料,在‘厨房’混合加工后通过多条料线分配到各间猪舍。每只猪都会有一个RFID无线耳标,相当于‘身份证’。当它走到食槽前,由德国顶级设备商为我们定制的自动饲喂系统就能立刻识别出它是谁、食量多少。它喝的水是这里的天然山泉水,水质比市面上卖的大多数矿泉水还要好。”
“这里要挖一个湖,做水空调。两米以下的水水温恒定而且比较低,夏天用水交换的方法给猪舍降温比空调效率更高,还环保。”
“雨季已经过去,夏天要辛苦工人赶赶工期了。很快会有工作人员进来调试设备,11月这里就将完全竣工。”
周炯的手指在空气中挥舞,同行者的目光却落在了因温差呈现一片雾气氤氲的水面。
“这儿真的像仙境一样唉。”“仙猪。”大家七嘴八舌。
“网易内部的标准称呼是:仙剑奇侠猪。”周炯笑着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