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成立三周年了。蓦然回首,上市之初“高成长神话”的喧嚣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按照创业板最初的定位,推出创业板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培植中国本土类似微软一样的科技创新企业。但真正像微软之类的公司并没有出现,伴随着业绩变脸、高管疯狂套现的出现,抱着高成长之梦的股民亏得一塌糊涂,创业板也被扣上了“圈钱板”“垃圾板”的帽子。
如果说市值和涨幅的扩大是创业板公司的“壳”,公司商业模式、科技含量就是“芯”。对于“壳”,公开数据都表明了创业板公司跌多涨少,市值缩水的远大于扩充的;再看看创业板的“芯”,以2012年10月29日收盘数据来看,涨幅榜前20家创业板公司从行业来看,除了装饰、机械、服装等传统行业外,一些貌似属于科技行业的也不过徒有虚名,或是技术含量过低,如制造捆钞机;或是商业模式不堪一击,傍大款现象严重。
为何会这样?有专家归结为时间太短,三年不足以说明问题,还有专家归结为经济周期不景气。不过,这些理由已经不新鲜,也不能完全为创业板遮丑。创业板有今天,主要的原因是高估了国内新兴产业的潜能,给出了错误的定价,从而造成资源的错配。
据深交所数据,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发行价格为29.69元/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5.85倍。自从2009年创业板登陆深交所以来,共有355家中国企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融资2301亿元,VC、PE等机构通过IPO退出获利颇丰,共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09.1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9.15倍。这么高的回报,是经营实业望尘莫及的,而高管为了规避套现限制而选择离职,也就不是怪事。三年来不少企业的精英人才甚至共同创始人的离去,不能不说是创业板公司的重大损失。
而且,这会带来一个严重后果:公司治理紊乱,企业形象尽失。高估值吊高了企业家的胃口,一个经常有高管辞职和股票套现的公司,会是个好公司吗?这也让一些业绩、成长性不好的公司看到资本市场的“魅力”,为了上市而冲刺,不惜透支未来几年的利润,甚至调节会计报表造假,今年9月份以来已有三起创业板公司因违规被立案调查。如此企业文化,会让整个创业板的形象蒙羞,也会让投资机构望而却步,资本市场的培育功能大打折扣。
不过,资本市场毕竟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工具,从产业的维度考量,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能促进科技产业的成功,绝不仅仅是股市的成功,其背后是美国所独有的经济要素的成功。
而相比而言,国内的产业规划定位过于高端。譬如新能源汽车产业,2009年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首次提出电动车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产能的近期目标。截至2011年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1万余辆,而今年只好将这个宏大的目标延后到2015年实现。新能源车在中国一直发展不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虽然政府给予了巨额补贴,但实际销售业绩不高。应了那句话,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
实体经济的定位不实际,资本市场难免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一圈下来还是停留在概念的炒作,对产业经济和资本资源配置都是极大的浪费。
而现在证监会发审部门退而求其次,提出淡化创业板上市的业绩要求和行业限制,算是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但更根本的是,经济政策制定部门要有更务实可行的创新产业规划,重新设计新兴产业的定位,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