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和信贷持续紧缩之下,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到底如何?截至昨日收盘,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报发布近半,从各项关键指标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并没有出现市场担忧的集体下滑,净利润增长幅度仍然达到了将近四成。不过创业板企业却明显成为业绩短板,其利润增速落后于A股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根据统计的数据,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97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今年中报,这占到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将近一半。统计表明,974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总额1978.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23.16亿元大幅增长了39%,而去年同期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增长45.7%;974家公司中,共有80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上市公司盈利面达到了91.79%,而去年中报上市公司整体盈利面89%;同时,974家公司中,共有712家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报业绩报喜的公司占比达到了73%,而去年中报报喜的公司占比则为77%。
这一组数据或许出乎了很多市场人士的预料之外,因为早在一季报发布之初,就有不少投资者担忧,由于受国内高通胀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今年中报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考验,这同样也对A股市场的中报行情是个不小的考验。不过,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市场的这种担忧或许多少显得有些杞人忧天。因为无论是从上市公司盈利面、中报业绩报喜比例还是净利润总额来看,今年上市公司仍然较去年同期保持了相对平稳,个别指标还较去年有所提高。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发布中报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不到一半,因此上述数据还不能完全确定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基本保持稳定。此外,从板块类别来看,高成长性受到质疑的创业板业绩仍然表现不佳,由之前的领跑者变成了追赶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45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中报,其中有23家公司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145家创业板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总额为58.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5.22亿元仅仅增长了29.5%,远远落后于974家样本公司平均39%的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通胀中原材料上涨,创业板公司实力较弱,普遍缺乏市场定价权,难以抵消成本压力,是创业板落后于整体市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