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呵,岁月,公元前我们太小
公元后我们又太老。”
——海子《历史》
从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至今,时间即将过去两年。截至2011年9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已经达到267家。
两年的时间并不长,在历史长河中甚至都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依旧处在“蹒跚学步”的创业板来说充满意义。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管理者——那些高管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戏剧化的生活”,有人谋财、有人夺权、有人离开、有人进来……
本报记者近期梳理了过去近两年时间里,创业板高管们的“悲欢离合”,寄希望于这些看似微妙的事情能够引发深刻的反思。
“权衡”:创业板高管与PE的巧妙周旋
创业板IPO之路充满曲折而极富戏剧性,作为“双刃剑”的PE与高管之间既相互谋利又相互制衡,对于权益互相博弈成为两者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囚徒困境”。
WIND数据显示,26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超过160家背后呈现PE机构的身影。这些投资机构多在企业扩张期进入,形成了高效的回报。
“对赌,或者回购,都是PE与创业板老总们博弈的结果,而我们的筹码是能够优化他们的股权结构,同时在IPO之路上提供更多的人脉、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上海一家创投公司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PE与企业家之间就是一场博弈,“双方各取所需,但是在利益最大化问题上,双方都希望能够博得更多一点。”
人人想吃“唐僧肉”
9月30日,东方日升(300118)发布公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创投)减持115.3506万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 0.33%。深创投减持的时间段为9月21日至9月29日,减持均价为每股16.94元,合计套现1954万元。
减持后,深创投尚持有1737.4094万股。按照东方日升昨日收盘价15.32元计算,深创投持有的股票市值尚价值2.66亿元,相对于2008年8月5000多万元的投入成本,三年之后的获利达到了近5倍。
资料显示,深创投是2002年10月正式成立,目前平均年投资回报率(IRR)为36%。
创业板的高回报超出了当初PE的预期,上述创投负责人坦言,虽然之前曾投过中小板上,但创业板“轻资产、高成长”的特性使公司上市的整体规模相对中小板要求降低,上市时间缩短,这大大加快了投资资金的回笼,“何况回报率很高,几乎人人想吃这块‘唐僧肉’,所以PE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今年突然增多。”
江苏一家本土PE副总昨日向记者感叹,创业板批准之前,PE仅有鼎晖资本、英联资本、弘毅投资、新天域资本等几家,“创业板一开,满大街都是夹着皮包拉资金找项目的PE经理人,穿拖鞋的都有了。”
记者注意到,这仅仅是深创投诸多投资回报中的一个,如同上述创投负责人所说“如今创业板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吃一口。”
在目前的创投机构当中,深创投以16家创业板的成绩领跑;中科招商、同创伟业、创东方、达晨创投、东方富海、复星集团等紧随其后。
同时,一些美元基金、券商直投等等都开始现身创业板,例如中比基金、红杉资本、智基创投、英特尔、软银赛富、国信弘盛、平安财智、海通开元、金石投资等。
在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眼中,PE泡沫依然存在,而这种泡沫又通过PE转嫁到创业板公司上,“我一个朋友做了近10年的PE,他告诉我,以前去企业谈都是5倍、6倍的,现在低于10倍你都不好意思开口,很多都抢到15倍、18倍。”
记者了解到,随着紧缩政策愈加明显,以及炒房、炒矿等投资形式日益受限之后,股权投资成为各方资本持有者日益关注的投资形式。
从上海、北京、天津出现的竞争性优惠政策,到各地巨型产业基金的兴起;从银行、证券业的高歌猛进,到草根PE的遍地开花,一度被视为PE发展障碍的审核、融资和退出难题,都在无形中被逐渐消解和淡化,显示了这一新生行业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从创业板开闸至今,深创投依然是最大赢家,它投资的网宿科技、中科电气、中青宝、鼎龙股份、三维丝、当升科技、数字政通、乐视网、东方日升、新国都、信维通信、晨光生物、滕邦国际、铁汉生态、翰宇药业、洲明科技16家均已上市,而拟上市公司则更多,这些投资给深创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回购协议不能少
上述的创投负责人告诉记者,PE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是资本融资领域永恒的话题,PE选择企业需要权衡的因素很多,“包括成长性、盈利能力、团队能力、风险控制等等,而对企业来说,一定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合适的PE。PE能否获得更高的回报,更多取决于和公司高管的博弈,例如回购、对赌、补偿的协议,深创投更擅长此术。”
以东方日升为例, 2008年8月10日,深创投、麦瑞投资、科生投资、汇金立方、中物创投、陈漫、杨增荣等共同向东方日升注资1.5亿元,占增值完成后新公司15%的股份,其中深创投出资4500万元,占股比例为4.5%。
但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方日升未能完成《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投资补充合同书》中2008年度预测的净利润。2009年4月26日,东方日升按照前述合同书约定的补偿标准,将公司创始人林海峰持有的8.753%公司股权以每股1元的价格按比例分别受让与前述各股东。
这样,深创投所持股份比例分别增加到7.126%,截至东方日升上市发行前,深创投持有其926.38万股。随后,东方日升在2010年年报中宣布“10转10派5元”的高送配方案,深创投持股数也增至1852.76万股。
“这都是博弈的结果,PE在投企业的时候也会考虑风险控制,一旦企业达不到盈利增长要求,就必须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回购。”上述PE副总坦言,这是行业内的规矩,“有企业家曾反问我,如果我盈利达不到标准,你要求我补偿。如果我盈利超出标准,是不是PE应该给予奖励。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企业盈利是其应有的责任,我们作为投资人是来追求回报的,不可能反向奖励。”
贝恩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说,企业在选择PE的时候首先要了解PE的想法,比如PE对选择的企业有哪些标准。
一般来说,PE投资企业的标准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一个长期看法,看企业有没有长期的发展潜力;二是非常看重企业的现金流;三是在所投资的企业内部, 需要跟其他股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上述PE副总炎炎,自己投资前会考虑能否与企业的管理层有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机制,实现利益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和管理层进行博弈,有些企业不愿意补偿,很强势,那么我们看其是否近期有上会报材料的可能,如果半年内有这种可能,我们也就会放弃补偿。”
在他看来,这是企业博弈得胜的一种结果,但是“对赌协议可以不签,回购一定要签,否则PE是不会同意的。即使再牛的PE也会要求企业签署回购协议,毕竟万一有风险,企业回购还是可以抵消一部分成本的。”
难改的“囚徒困境”
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强势的PE甚至能够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发展路径。
这一点,上述基金经理深有体会:“一般有PE股东的创业板都会有高送配,这是PE进入时候就有的协议,否则他们不会注资进入企业。虽然现在PE如麻,但是关系深厚能够和会里熟悉的PE还是不多,因此为了上市,很多企业还是愿意接受PE的一些苛刻条件,诸如高送配、超募资金投向等等。”
对此,上述PE副总坦言,业内的确有这种现象,“主要是为减持做准备。超募资金投向,一般也是关联利益方,这是企业必须承受的,因为你没有和PE博弈的筹码。”
在企业与PE的博弈中,浙江一家拟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企业一定要先设法拿到一个合同条款。“拿到合同条款,企业的融资就有保证。一是可以要求PE表明他们的态度。一般而言,优质的PE给了合同条款后,不会反悔,除非他们发现企业骗了他。二是,合同条款可以让PE和企业尽快谈判,避免浪费几个月的时间做尽职调查和最终签约。那么PE一般都借机要求增加对赌筹码,如加大回购或者补偿条件,这时候企业就要学会博弈,例如可以表示自己在和几家PE谈,或者以企业上市前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上述PE副总坦言,对于PE来说,即使影响企业发展路径,最多也就是上市当年或上市之后一年,“这是PE博弈的底线,例如我们会要求上市第一年达到一个业绩标准,这样有利于PE的12个月解禁期后减持。”
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和缺乏信任是造成“囚徒困境”的两个重要原因,创业板高回报虽然能改变博弈的结果,却未能改变“囚徒困境”的成因。 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这种“囚徒困境”博弈在创业板IPO之路上还将继续频繁上演,PE与创业板高管在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并非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