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由于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由于临近年底,机构投资者相对谨慎,造成目前上市公司不断缩小融资规模
22日,中国人保启动H 股上市路演,原计划约40亿美元的融资额下调至约36亿
21日,报喜鸟(002154)也披露了增发的融资方案,但发行规模比公司最初计划缩水95%。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不振的背景下,为顺利推进再融资,最近3个月来10多家公司调低定增价格,将募资金额进行“瘦身”。
此前上市的浙江世宝(002703)让人印象深刻:以2.58元/股发行1500万股,募资3870万元,成为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最瘦新股。
“一系列再融资瘦身背后,折射出当前资本市场的冷清和沉默。”22日,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由于临近年底,机构投资者相对谨慎,造成目前上市公司不断缩小再融资规模。
密集缩水
“最迷你”增发,这是业内对报喜鸟最新增发方案的戏称,戏谑之下折射出当前融资市场的窘境。
增发意向书显示,报喜鸟本次实际发行股票数量为500万股,发行价格为9.26元,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00万元。相比半年前公司所披露的15亿元的募集资金规模,缩水约95%。
导报记者注意到,报喜鸟大幅缩减再融资计划,并非“不差钱”。根据增发计划,报喜鸟增发募投项目为营销网络优化建设项目。但本次增发规模大幅缩水,资金缺口高达14.9亿元,恐怕难以满足公司凶猛的扩张“胃口”。
22日,按照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提示,导报记者致函公司董秘方小波,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其回复。
“报喜鸟主动选择融资额大幅缩水,或与公司本次再融资批文即将到期有关。”杨海认为,公司匆忙之下,不得不出此下策。
导报记者查阅相关公告发现,相关批文即将于本月内到期的鲁丰股份 (003279)与高鸿股份(000851)同样可能面临融资额缩减的局面。
实际上,近期增发“瘦身”者不仅于此。
17日,中利科技(002309)在定增预案推出不足3个月的情况下,宣布将募资总额由“不超过16.41亿元”调整为“不超过10.59亿元”,缩水幅度高达35%。定增方案修改后,其发行股数由“不超过1.7亿股”调整为“不超过1.1亿股”。
16日,广东鸿图(002101)发布了增发预案修订稿,本次非公开发行底价由此前的10.16元下调为8.52元,发行数量由7800万股调整为不超过6882万股,募资总额由最多7.91亿元下调为不超过5.86亿元,缩水逾2亿元。
约六成再融资破发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采用配股、增发等方式实施再融资,募集资金规模已接近IPO规模的3倍,再融资的募集金额已远远超过了新股发行的募集金额。
但是,除了再融资瘦身外,上市公司再融资还有许多苦衷。
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22日,今年以来共有125家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有120家公司为定向增发 (非公开增发),5家公司为公开增发。但是按21日收盘价来看,已经跌破增发价的公司有76家,占比约六成。
许多公司更为悲催。在还未正式增发前,公司股价便跌破增发价,导致增发夭折。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2日,约有316家公司公布了增发预案,但是已经有193家公司股价跌破了未来增发价。许多定向增发的对象,也在为不断下跌的股价埋单。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跌破增发价的76家公司中,跌幅最大的要数哈药股份(600664),按22日盘中价6.09元左右计算,已经较增发价18.1元暴跌近七成,这也让今年1月购买股份的控股股东哈药集团损失惨重。
除了大股东,许多机构也因参与增发亏得灰头土脸。如仁和药业(000650)今年7月份以8.1元/股向3家基金、2家券商和1家保险机构增发了4530万股,但截至22日,仁和药业股价仅有5.1元,6家机构浮亏高达约36%。
融资审核重启
21日,在距离上次证监会发审委举行工作会议3周后,新一次融资审核会议终于召开,珠海港(000507)配股申请顺利通过。许多投资者担忧此举会对当前羸弱的股市形成利空影响。
“虽然再融资会对二级市场资金有所影响,但是由于规模有限,不会对当前股市造成太大影响。”杨海认为,相对而言,IPO重启的冲击更为巨大。
“实际上,当前抽血最为严重的,并非再融资和IPO,而是大小非解禁 。”杨海表示,目前IPO和再融资的难度都很大,总体数量有限。
据了解,中小板和创业板都将在四季度迎来今年年内的解禁高峰。分季度来看,中小板四季度解禁市值占全年的比重为32.1%,创业板四季度解禁市值占全年的比重为52.3%。
22日,沪深两市便有道明光学(002632)和申科股份(002633)限售股解禁,其中,申科股份解禁比例为16.64%,道明光学解禁股占比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