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全球股市直播
12月24日,周一。过去一星期,环球市场目光尽在美日,美国两党就如何控制财赤避免“堕崖”争持不下;日本即将重掌政权的
美国财政悬崖之争,关乎政客在适度加税削支与全面紧缩之间如何取舍,Plan A、Plan B、Plan C,万变不离其宗。日本恰恰相反,财政整顿与财政悬崖皆非选项,安倍晋三尚未正式上任,自民党已把前朝的加税计划和开支上限往“堆填区”送,实行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带领日本经济绝处逢生。
然而,撇除美日各自面对的独特境况,两个国家同样入不敷出,年复一年地以巨额债务“填空”。日本国债买家以本地投资者为主,美债则较依赖海外资金,但赤字累累债台高筑,两国并无二致。投资者无视美日不堪入目的财政状况,令不少论家大摇其头,情况有如香港楼价早已跟市民收入脱节,但看淡者一等再等,物业价格非但没有回落,反而更上层楼。
投资者选择题
1996年,日本十年期国债孳息3厘,日债淡友喊卖空;2002年债息2厘,再卖;2011年低见1厘,沽空日债没得输了吧?错!今年日本十年期债息跌穿1厘水平。淡友理据从未改变,离不开日本人口老化、政府开支远超税收、债务对GDP比率在发达国中无出其右。十五六年下来,情况一年比一年差,但不论于哪个水平沽空日债,结果总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针对财政状况恶劣国家的债券建立空仓,又或通过信贷违约掉期(CDS)赌其“爆煲”,不一定都像日债空头那样,吃不了兜着走。
在欧债危机中押注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财困国与德国息差扩阔,便令不少投机者赚了大钱。然而,与美日不同的是,欧元区边缘区对货币和货币供应没有自主权,一旦市场对其偿债能力戒心大起,拒绝吸纳它们的债券,此等国家惟有向其他成员国和多边机构求助,对债权人开列的财政紧缩要求,纵万分不愿,也只好逆来顺受。
然而,正如前述,走上这条路的都是没有货币和货币供应自主权的国家;与它们相反,即对货币和货币供应拥有自主权的国家,则不管财赤多严重、评级机构如何声色俱厉、空头理据多么无懈可击,投资者始终乐意吸纳放心持有其债券。这个现象,从贸易长期出现赤字的英美,又或经常账录得盈余的瑞士,以至澳洲、加拿大、瑞典,当然还有日本,情况无不如此。这从上述诸国十年期债息由0.55厘(瑞士)至1.94厘(英国)不等,可见一斑。
那等于说,市场对这些拥有货币自主权国家“赖债”的担忧近乎零,亦不介意持有以其随印随有货币定价的资产,理由是投资者相信债券到期日收回的本金,购买力跟十年前买入时所差无几。也就是说,持有发达国主权债的投资者,不相信英美日印钞将印出通胀,反而因为深信他们不会像“希葡西”那样陷入违约边缘,为换取国际救援而失财政主权,在外力干预下接受苛刻无比的“瘦身”条件。
非传统手段常规化
然而,安倍登场,日本无限量宽刺激通胀、压抑日元汇率事在必行;美国联储局则把货币政策与失业率和通胀预期挂钩;即将出任英国央行行长的卡尼(Mark Carney)比伯南克走得更远,暗示上任后将考虑引入名义GDP标靶(NGDP targeting),英国货币政策与名义经济产出挂钩。
换句话说,英美日为了令宽松政策发挥效用,NGDP标靶(英国)、失业率目标(美国),以至为求压抑汇率买债不限本国(日本),过去决策者想也不敢想的非传统手段,今后将一一“常规化”。
问题是,央行目标若因决策者成功操控消费者、投资者及企业预期而基本实现,市场持有英美日债意欲便有大减的可能,2013会否为持续多年的发达国债券牛市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