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首次明确上交所将扎实推进国际板建设以来,其
今年,国际板相关消息再度“赴约”。一份文件中的短短一段文字,成为了6月4日A股市场大跌的主要诱因之一。
在该份由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名下发的名为《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中,因一句“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被市场解读为国际板渐近,当天上证指数跌幅达到2.73%,创下近期A股单日跌幅纪录。
“市场对该信息发生了误读。”6月4日收市后,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只是国家有关宏观政策的延续。”
“实际上,国际板目前已经被证监会暂时搁置。”上述知情人士称。他更补充道,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A股市场近年来的发展目标,国际板的推出也在中长期规划之中。
“但今年和之后一段时期内,新三板的推出才是工作重点,可谓迫在眉睫。”他坦言。
被“雪藏”的国际板
2012年年初,在国内某著名的注册制投行专业论坛中,曾发起了一份有关“国际板”的问卷调查: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国际板会在什么时候推出?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影响如何?
投票结果中,有六成人士认为国际板将在2013年或之后推出,三成认为将在2012年年底推出。同时,也有近六成的人认为国际板将使A股估值向发达国家市场靠齐,且产生较大扩容压力。
“国际板的推出的确曾在早些时候提上案头,但由于国际金融环境和国内的资本市场环境的影响,已经被暂时搁置。”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因为国际板对于资本市场的扩容压力过大,目前A股市场低迷,综合多方面的考虑,监管层方面已经将“国际板”暂时束之高阁。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来自监管层位的一些微妙细节便已些许透露,国际板已遭“雪藏”的趋势。
在今年1月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现场,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到了国际板,并表示将在条件成熟时稳步推出。但是,其后证监会官方公布的会议新闻稿中,对于国际板的有关信息则只字不提。
“发展国际板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目前只是阶段性暂停。”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文件,提出在2020年,上海要建成中国国际金融中心。而国际板在上交所的推出,正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一环。
据了解,早在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早已经指出“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
而在2012年5月24日,国务院转发的有关文件中,还提到“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备,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
“其中所说的‘适时’启动明显与证监会的有关思想相似。”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反映了国际板的推出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这也是证监会方面暂时搁置国际板有关进程的原因所在。
新三板破题待发
与国际板遭冷遇不同,2012年以来,有关新三板的消息层出不穷,包括郭树清在内的多位监管层领导也多次公开表态。
“保守来看,新三板在2012年底之前铁定会有说法。”2012年6月4日,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早在4月底,在投行内部,便以经悄然传出有关《场外市场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两个文件即将出台的消息。
“如果顺利,有关征求意见稿可能在6月底面市。”一位多次参与有关新三板管理办法研讨会的知情人士表示,多种迹象表明,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正在悄然提速。
“目前已到了筹备的最后阶段。”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有关知情人士表示,新三板的扩容对于目前A股市场的扩容压力并不大,虽然其也允许投资者和机构资金的参与,但门槛和要求则相应严格。
“新三板扩容在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按照目前的准备进度,三季度末将是一个时间窗口。”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多家券商都纷纷对此摩拳擦掌,只等扩容“发令枪”响。
此前的2009年10月,创业板的推出已改变券商投行版图。平安证券、国信证券等原本二线甚至三线券商,一跃成为投行翘楚。而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原本对创业板等中小企业项目没有兴趣的大券商,在错失了先机之后,最终也调转船头,在创业板公司项目上夺城掠池。
有关数据显示,在2012年前5个月,虽然平安证券人事变动导致在投行业务上未有突破,但国信证券仍以绝对的优势,成为了今年前5个月保荐费收入最多的投行。
而记者了解到,国信证券也同样对于新三板扩容“志在必得”。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券商创新大会之后,国信证券在其原来的代办股份转让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针对新三板扩容等的场外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