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A股已连续300天未出现10%修正 看跌的人来了劲
外媒解读A股大跌:监管层动作半遮半掩 信号清晰
外媒看A股:中国需牛市当门面 涨跌思量官媒报道
外媒:中国股市一项不寻常指标亮起了红灯
媒体:A股暴跌股民自嘲上午看K线图 下午看心电图
===全文阅读===
外媒:A股已连续300天未出现10%修正 看跌的人来了劲
中国股市沪指周五震荡收升2.3%终止三连跌,但本周仍累计下跌5.3%,并创近5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CNBC报导称,中国股市无视经济放缓大幅上涨,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涨幅高达40%,但是,目前股市估值似乎已过高将面临剧烈的修正。
上证指数虽然本周遭遇重挫,2015年迄今的涨幅仍有27.13%,远胜出MSCI亚洲不含日本指数的10.8%,以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7.2%。
交通银行(Bankof Communications)旗下投资银行与证券业务子公司交银国际(BOCOM International)首席策略分析师洪灏表示,中国股市进入非常剧烈震荡的盘整阶段。上证综指已经连续上涨300天都未曾出现10%的修正,创下中国股市空前纪录。
总是不停地唱多中国股市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七年多来首次下调中国股市评级,称经历过此番大涨后中国股市整体估值偏高,盈利能力降至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最低。中国股市已变得太过昂贵。
摩根士丹利驻香港的亚洲及新兴市场策略主管Jonathan Garner在本周的报告中写道,将MSCI明晟中国指数由由“增持”调低到“持续观望”。近来中国股市的超群表现导致其绝对与相对价值都有下降,技术面超买情况也在加重。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在一个追逐表现、讲究“策略性交易”的时代,维持“买入”评级达7年半彰显了一种铁杆情结。但就连忠实的摩根士丹利都已下调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评级。其他经纪商也纷纷附和,提醒投资者谨慎行事。一连串的融资活动和首次公开发行(IPO)表明,各公司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卖出时机。对投机性泡沫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个人交易账户的保证金借款(margin debt)水平过高上。
于是,看跌中国股市的人来了劲头。但他们应该小心。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将中国近期牛市对照2007年走势,如同小巫见大巫,当年10月上证指一度触及6124点的天高纪录。中国股市目前22倍的本益比,仅是2007年49倍的一半不到,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长飞快,与现在放缓的情况大为不同。2007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高达14.2%,而今年中国预期目标为7%。(来源:凤凰网)
外媒解读A股大跌:监管层动作半遮半掩 信号清晰
据路透社报道,从查处伞型信托到进一步规范券商融资融券业务,中国监管层正在试图给A股这个“杠杆牛市”降点温,背后的政策信号相当清晰:让“疯牛”变成“长期慢牛”。
最新降温动作就是周三的监管层内部研讨会上,有专家建议券商审慎合理确定融资类业务规模。这不仅令周三上午的反弹夭折,而且周四股指出现连续第三天的大跌,市场人气明显降温。
“很明显,A股是资金推动市,融资融券成交占到每天总成交的15-20%,因此融资盘是有很大话语权的,”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正阳认为,“这代表一个政策方向。”
据数位业内人士透露,证券业协会周三在上海组织部分券商召开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座谈会与流动性风险管理座谈会。会上透出证监会希望券商审慎合理确定融资类业务规模,将证券公司净资本与两融业务规模挂钩,单一券商两融业务余额不得超过上月该券商净资本的四倍。另外,券商还需细化融资融券担保股票的折算率管理,加强两融客户的适当性管理等。
中国股市标杆指数--沪综指。SSEC周四收报4,112.21点,为连续三天下跌,三天内累计跌幅达8.2%。
中国证监会官方微博周四上午一度否认将严控券商两融业务,并称上述措施只是专家建议,但该微博很快被撤回,而且证监会也未对该举动予以置评。同时,证监会官方微博又将半个月前的新闻发言人讲话置顶,该讲话中曾提及两融业务没有新的政策要求,市场不宜过度解读。
政策意图
对于监管层半遮半掩的动作,一些业内人士的解读是管理层希望股市重归理性牛市,适度放慢上涨速度,但又恐怕动作太大,打击市场信心。
华中一券商副总指出,A股近几个月来连续上涨,获利盘丰厚而且融资规模越来越大,监管层担忧一旦股市下跌将会出现崩盘暴仓,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提前给市场浇点冷水。
“现在的新股民胆子很大,他们相当多资金来自融资盘,有些炒房资金进入股市后杠杆很高。”他说。
国际投行瑞士信贷最近研究报告指出,随着A股市场融资杠杆率不断上升以及杠杆融资总规模难以准确估计,这将令中国监管层对A股市场的态度更加谨慎,A股短期可能出现调整。
报告指出,目前股市杠杆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例如近2万亿元人民币的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股权质押式回购和约定购回式交易、权益类收益互换、信托和券商等推出的伞型信托等非银类融资产品,这些非银融资总量约在1.4-1.7万亿元;以及部分个人和中小企业贷款借道流入股市。报告预计,目前沪深股市市值的6-9%可能来自于融资。
上海一位券商高层预计,近阶段,伞型信托、民间配资等表外融资渠道和两融业务为代表的表内融资渠道都会是政策监管重点。
此前,监管部门已开始调查股份制银行是否存在资金违规入市,禁止券商代销伞型信托产品,信托公司和银行也在相应调高伞型信托的警戒线和平仓线。而中信证券(600030.SS)(6030.HK)等约30家国内券商已大规模下调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要求券商开展融资融券合规与风险控制评估工作,该评估工作至周五结束后需上报各自的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包括合规管理、客户适当性管理、风险控制、是否为场外融资提供方便、应急预案等各个方面。
杠杆是需要加还是降
对于周三内部会上传出的两融新政建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即使该建议落实,新政对券商两融业务也不会有多少实质性影响。
申万宏源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何宗炎指出,静态看,两融余额不超过净资本4倍不会构成约束。从行业整体来看,按照净资本的4倍计算,券商供给的两融余额上限为3万亿,而两融的真实需求不会有这么高。
“当前全市场总的市值50万亿元,按照国际经验两融余额市值比约为2-5%,即静态看市场需求上限为2.5万亿,因此该约束整体不受影响。”他说,考虑到券商还有很强的股权融资需求,券商净资本将进一步增加,未来更不会受到约束。
周三有些专家建议细化融资担保股票的折算率,有些市盈率偏高的股票折算率可低至10%,被实施风险警示或暂停上市的折算率为0.
上述华中券商高管指出,此前国内多家券商已提前采取行动,下调相当多个股的抵押折算率,部分券商内部规定甚至比建议版更严格。
其实,以两融业务扩张为代表的券商加杠杆,已持续了三年,券商杠杆率由1倍左右提高到约4倍。相对于国际大投行超过10倍的杠杆率,中国券商仍有成长空间。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黄河指出,国内券商短期内需要适当的控制杠杆,或者说更注重杠杆政策方面的一系列合规,但是中期来看,必须要加杠杆,而且国内券商现在的杠杆率是远远小于商业银行,远远小于国际的同业。
何宗炎认为,目前券商两融的供不应求只是假象,券商未来面临的问题还是资本中介的业务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资金需求类的业务仅两融、股权质押融资、做市商等,而这些总需求短期均有上限,不足以支持券商继续加杠杆。(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DF010)
123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