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8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正式决定将当前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延长9个月至2016年9月底。不过,外界始终将此误读为“IMF将推迟将人民币纳入SDR的进程”,而事实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也从此前的IMF电话会议上获悉,IMF仍将于今年11月决定是否将人民币纳入SDR.
八月初,IMF发布的一份题为《特别提款权(SDR)估值方法评估——初步考虑》的报告称,建议可能将当前货币篮子从目前的12月31日延长9个月至2016年9月30日。报告指出,无论人民币是否纳入SDR,IMF评估报告建议将现有货币篮子延期9个月至2016年9月30日,让SDR用户能有更多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当时,本报记者从IMF今天举行的电话会议中获悉,IMF表示人民币在11月一定会获得三个结果中的一个,这三个结果分别是——纳入、不纳入以及补充更多信息(ask for more information).
最为关键也最令外界疑惑的是,缘何IMF希望将现有货币篮子维持到明年9月份?
IMF官方人士表示,维持到明年9月是出于三大技术性考虑。首先,正如IMF报告中所述,“要避免在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干扰金融市场。”目前该货币篮子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第二点因素也同第一点密切相关,假设人民币在今年11月被纳入SDR,这就代表要在2016年1月1日停止旧的货币篮子,并随即开始执行新的货币篮子,这可能会导致众多持有SDR存款的国际机构和央行无法即时调整、适应并投入运转。
第三,由于SDR篮子构成已长期未发生变更(除2000年欧元取代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外),而只是调整了老货币的权重,因此增加新货币无疑相当于一项重大的技术调整,这更是需要6-9个月才能实现过渡。
客观而言,人民币要在11月满足加入SDR的条件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外界的普遍误读或情有可原。
具体而言,IMF对篮子货币有两条标准,第一条是该货币的发行国(或货币联盟)在过去5年内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位居前列,第二条是IMF认定该货币“可自由使用”(“Free Usable”Criterion,简称FU),这其中又包括四大关键指标:该货币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以该货币计值的国际银行借贷、以该货币计值的国际债券,以及即期外汇交易量。尽管中国5年前已满足第一个条件,但仍在为满足第二项标准的四大指标而努力。
不过,近期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3%,且中间价设定将更为市场化,IMF对此的评价颇为积极,这也似乎扩大了人民币加入SDR的可能性。
北京时间8月15日,IMF最新表态称,中国的最新汇改措施是极具激励意义的,将有助于使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实现自由浮动。更重要的是,在人民币于汇改期间贬值了近3%之后,IMF仍维持了其在今年5月时“人民币不再被低估”的评判。
北京时间8月15日上午5点,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Markus Rodlauer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中国正在不断从一个紧紧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汇率体系向一个更开放、灵活、更基于市场条件的汇率制度转型,人民币应该能在2-3年内实现自由浮动。”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