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8.1%。这一数字低于许多人的预期,引发广泛的争论。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两方面来认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首先,8.1%的增长速度,在我国仍然是处于合理的区间。在学术界,一个较为公认的观点是,我国潜在增长速度应在9%左右。而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即在8%~10%之间,在我国现有的供给条件下,则是比较合理的潜在增长区间。
其次,一季度的经济减速与宏观调控取得成效有关。像节能减排形势明显好转、结构调整在加快,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减轻等。其中,颇值得关注的是,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减速的原因时,基本建设投资出现2.1%的负增长是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重要因素。由此,笔者认为,前一段时间,为了抑制高房价而采取的政策紧缩,已经不再是当前经济减速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国经济应该是进入一个自发的收缩状态。换句话说,政策已经开始转暖。那么,这样的经济减速会在何时见底呢?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在笔者看来,所有经济数据中间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即一部分经济指标与经济形势的表现是同步的,也有一些经济指标则会超前反映经济的冷暖,而如果这些同步、领先及滞后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话,就可以通对这些指标加以合成、分析,从而对经济走势进行预期和判断。笔者所在的国家信息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最新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M1和出口总额6大指标。
通过对这6大指标的分析发现,1月份,这6大指标全部都在下跌;2月份,只有3个指标下降,另外3个则出现小幅反弹;到了3月份,则已经有5个指标开始回升。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指标的整体回升会领先经济走势回升约4个月左右。由此,笔者判断:我国经济环比在今年的一季度将会见底,而同比增长速度可能到二季度才会见底,经济明显回升将会发生在三季度以后。具体的预测是,今年4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季度是8.1%,二季度是8.2%,三季度是8.5%,四季度可以回升到8.8%,而全年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5%左右。
基于这样的判断,笔者对当前经济发展有着一些个人的看法,主要有:
――短期贷款偏多,为经济发展留下隐患。从一季度来看,1月份、2月份贷款增长数量、速度,都不近乎人意。但是3月份却出现了贷款的高增长。而进一步分析来看,一季度的贷款主要是靠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和票据融资贷款发放出去的。而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所占的比重过低。这说明目前我国实体贷款需求较弱。这样的情况,短时间内还可以,但长期来看,则有着很大的风险。这是因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投机性是很强的。由此,笔者认为,我国在二季度货币政策的调整重点,不仅应是放松总量,更应引导贷款结构调整,即将资金引向实体经济,以满足中长期贷款的需要。
――目前宏观政策松动的空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面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并存的情况。考虑到我国改革任务比较艰巨、劳动力成本仍然保持上升态势、食品价格仍有上涨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势不减等因素,我国通胀压力仍大。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我国全年CPI可能维持在3.8%的水平,上半年的物价基本会在3%以上运行,下半年有可能回落到3%以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从长期来看,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短期看,政策松动空间则十分有限。其中,货币政策的松动,更多需要通过数量型工具来灵活调整,而价格型工具由于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所以基准利率的调整在今年年内可能很难有实质性的动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任务应是调结构。因此,在经济适度减缓的同时,下一步的政策应更多的出台有保有控的调整政策,争取在这一阶段能够通过结构调整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而人民群众也能获得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