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定于3月13日(星期三)下午3时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将就“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以下为问答实录:
记者:
有一个问题请问周行长,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面临数量多、举债融资不规范,不少地区和行业的偿债能力弱等问题,您认为下一步应该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周小川:
首先想说的是,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国务院不仅专门开会,而且在其他一些会议中也都表达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以及隐含的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其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应该量化分析,既不要低估了它的风险,也不要说的好像风险已经大的不得了。怎么看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数量呢?根据银监会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别的划分,可以划分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里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项目型的贷款,也就是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但都是些有收费能力的贷款。这类贷款如果银行掌握得当,事先分析到位的话,不一定会出现偿付上的问题。
周小川:
再有一部分贷款是有抵押和质押支持的。这部分只要抵押品和质押品不出现巨大变动,这个风险也是可控的。还有大约20%左右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项目可能是公益性的,它本身没有收入来源,要靠地方财政运用未来的其他收入综合进行偿还。这部分平台贷款是大家比较重视的,也是容易出风险的,还涉及到地方政府做的有些担保或者保证是否恰当的问题。对于这部分贷款,一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风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一些地方政府应该做的事但是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金融市场还应该考虑通过改革、通过引进新的金融工具、通过规则的制定和调整来使得一些有综合收益或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融资能够获得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的支持。若能这样的话,既可以在未来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种方式所隐含的风险,又能够创造出一些支持中国现阶段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所需要的融资。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既关注它的风险,同时也要对它进行分类分析,这样不仅有助于防范风险,同时也能看清楚下一步改革和金融创新需要朝哪个方向走,以便把现有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解决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