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答问时说,很多人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行业,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这句话,我们提出是把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保障好生存性需求,保障好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房地产有无泡沫现象,很难用一句话回答。
以下是发言实录:
朱之鑫:尊敬的王梦奎理事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值此佳际,很高兴与各位中外新老朋友相聚在北京,再次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刚才张高丽副总理的精彩演讲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和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我们将认真地领会并落实。下面根据组织者的安排,我愿意向大家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目标和政策取向。
作为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去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中共十七大、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意境全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梦想,新要求赋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美好的新期待。我们期待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们期待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制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
我们期待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的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的产业,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期待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的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的扩大,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期待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取得重大的进展,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初步的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明显的减少,人均环境明显的改善,这些期待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建设富强中国的愿望,也是建设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愿景。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愿景,也是实现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为人民提供民生资产、梦想成真,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更多机会的愿景。必将进一步的凝聚人心,聚集民力,鼓舞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拓步前进。
美好的愿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根本的途径和工作的重心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战略性的转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一,以时不可待的紧迫感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这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将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着力追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要着力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突出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坚持把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的举措,加强现代农业基础的支撑,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金融体制,保障农产品(5.48,-0.08,-1.44%)的供给,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突破口,来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的素质和发展水平,要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做到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双管齐下,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创新的驱动能力,坚持把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的契机,注重规划引导,促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地应对气侯变化,增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第二,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执政风范加强和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从关注民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入手,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合理的配制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各级各类的教育质量。实施教育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创业来带动就业,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的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巩固和发展全民医保的成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切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第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过去30年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我们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鼓励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明确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健全市场体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的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要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重要领域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建设,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全球的经济复苏和未来的繁荣发展。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将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盈,共同发展。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落实和完善外贸政策,积极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扩大重要的原材料,先进机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完善境外投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支持和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的开展境外的投资合作。
可以说中国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是中国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会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有识之士提供重要的契机,我们衷心的希望国内外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牢牢的把握中国经济转型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商机,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同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以下是现场答问:
张维迎提问:
我是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张维迎,我想问朱部长一个问题,最近中国的光伏产业处于严重危机当中,领头企业无锡尚德已经处于破产程序。我们知道过去十多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以产业政策的名义,给这个行业和这些企业大量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这个危机与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关,或者一般的讲,就我观察,我们的产业政策本身很多是不成功的,今天我们很多产业处于能力过剩是过去产业政策导致的结果。我们也进一步的看到政府产业政策已经成为普遍的腐败和寻租的重要根源。朱部长,在新一届政府下的发改委,会不会重新反思我们的产业政策,会不会重点放在怎么创造更好的公平环境,而不是在某些产业,某些企业利用国家的钱,财政的钱对他们进行补贴。发改委全名叫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但是我们也观察到发改委过去十年其实只关注发展,不太关注改革。根据朱部长刚才的讲话精神,是不是下面新一届政府的发改委会反思自己的功能,特别是刚才张高丽副总理讲的,给市场放权,给企业放权,大部分权都在发改委手里,发改委决定怎么去放权,发改委自身怎么去改革,谢谢!
朱之鑫:
谢谢张维迎教授的提问!我想做一件事情得看政策,看它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是不是所有的产能过剩是由于产业政策造成的呢?我想这个恐怕值得商榷。第二,是不是所有产业政策中产生了大量腐败,也值得商榷,产能和需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大家都知道很简单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搞好供需之间的问题,所以咱们读经济学的时候都讲供给和需求这对矛盾。
一个时期供给的多,就需要有调整,而这个时候怎么样看供求的平衡,完全达到100%的平衡我说是一种理想主义,可能是我们原来最早的计划经济想法。按照现在来说,可能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市场满足率,我看我们可以研究。奥肯定律里也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设备开工本身的有效率问题,这个问题上,不能截然看到产业政策某些存在的问题就否定了它,而应该看到它持续发展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作用,我们怎么肯定在世界产量中,五百多种产品中有220多种达到了世界第一呢。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又怎么和国外的企业携手共进呢。我想在这一点上来说,还是有商榷的地方。
说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天张高丽副总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在发言里也特别提出了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干成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政治勇气。我们讲改革的总体方案,设计图、路线表看出了我们这方面改革的认识。同时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在实践中来摸索改革的办法。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有中国的道路,完全照搬是不行的。中国的改革是不是没有做,这一点也值得探讨。
因为每年发改委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这个年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的路线图,而且都是以国务院的文件下发了。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改革和国务院另一个一号文件,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时并举的,可能社会上有些人不大了解这件事情,这一点我们将在新的阶段,更好的发挥发展改革委的作用,把改革和发展推向前进。说到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条,国务院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二中全会也做出了明确的决定,我们也会按照中央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来推进改革,把能够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能够交给社会的交给社会,能够交给企业的交给社会,这是一条。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就像我刚才讲的,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的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谢谢!
提问:我是诺华诺德的,我有一个问朱主席的问题。我们知道医保改革是2009年开始推进的,当时是跟“十二五”规划做了一个相应的配套,我想中国在进入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的时候,医保改革会以怎样的速度进行,最后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朱之鑫:医保改革,整个医疗体制改革,我们当时有一个总体的方案,我们很形象地说,像搭房子一样,四梁八柱,四个支撑,八个重点方面,文件里面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今天时间关系,我就不讲大的内容了。当时考虑到医改的情况,这么大的房子,总得有一个入手的地方,所以提出了三年要重点抓好的五项工作,是以去年6月份作为一个结点,应该说这五项任务都基本完成了,应该说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十二五”中期的评估,对这一段的整个规划执行情况要有一个总结,而且要按照原来的“四梁八柱”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改革。整个“十三五”期间的设计还要逐渐做,我想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重点还是把公立医院的改革,全民医保的覆盖,逐步提高保障能力,同时要考虑到我国财政的承受能力,统筹起来考虑推进这项改革。总的一句话,还是要按照我们讲的,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这么一个原则来进行。谢谢!
钱果丰提问:朱主任,我是钱果丰,香港铁路的,昨天午餐上丹妮尔·卡内曼教授说当政策改革方面,如果会影响到很多既得利益,改革就不容易实行,最近看到中国铁路部改革的成功例子,是不是中国政府在政策改革方面已经想到了一些良机或者办法,怎么样去应付既得利益根深蒂固的抵抗。
朱之鑫:铁道部的改革应该说实行了非常重大的决策,执行的情况怎么样,我觉得还要看他最后是不是第一个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求,第二满足了人们更好更舒适的出行愿望,第三是不是这个企业得到他应有的回报。我想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标准来讲它。但是我想铁路有一部分还是属于公益性的,这一点在这上面恐怕也要考虑到它承担的公益性责任,某些方面也应该得到补偿。我相信随着铁路总公司的建立,在企业改革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公司的改革,使它更好的来适应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里我要澄清一个问题,中国的铁路9.6万公里,相当于全球128万公里大体上是1/8,但是它的效率是世界上整个运力的1/4,我一直认为总体上它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经过改革,我相信它的效率会更高,所以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坚定不移的。谢谢!
提问:我想问两个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我想问一下朱主任,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在其他的国家投资,在国际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美国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挑战?另外是否有一些支持的方案、政策,特别是私营企业他们对外投资有没有一些好的政策,财政上的补助。第二,最近中国的房市,特别是居民部门的一些投资很多都是受到信托公司,或者是理财产品的介入,你觉得在不动产,房地产这一块儿是否有泡沫,是否会破裂,谢谢!
朱之鑫:我想,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在逐渐学习和培养的基础上逐渐成熟起来的,尽管我们去年有七百多亿的对外投资,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和世界各国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我们的股份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就是要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在这一点上来说,不会采取特殊的财政支持来作为方法。更多的希望建立在大家都能遵守的,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当然中国这方面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全球来说,可能不同的地域也有这个问题,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同样的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想过多地讲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要平等的来使用生产要素,在这一点上来说,坦诚地讲,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认为中国的整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综合优势还是有的,无论是资金,无论是管理,无论是技术,也无论是大家都在广泛议论的劳动力成本,我觉得这种综合优势还是有的,这就为我们对外投资创造了比较好的基础。
您提的第二个问题,至于你刚才讲的有无泡沫现象,还要很好的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很难用一句话来答是还是不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