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作为上市公司重要财务指标,对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如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而一旦形成呆坏账,更将直接侵蚀经营利润。所以,从经营活动过程来看,该项指标更能提前反映出行业景气度的变化。
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已有786家上市公司发布去年年报。数据显示,有可比数据的764家公司去年的应收账款总金额达到6502.6亿元,较2011年上升了22.08%。同时,上述公司去年的库存量也大幅增加,相应的存货金额由2011年的16693.1亿元升至去年的19467.8亿元,升幅为14.56%。
相比之下,这764家公司的营业总收入由2011年的92057.4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00686.5亿元,增幅9.37%;而经营性现金流增长更慢,仅由2011年的8891.2亿元增至去年的9325.4亿元,增幅仅为4.88%。这表明,由于去年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企业经营难度大增,去库存化还在继续,上市公司赚得更多的是“白条利润”。
具体来看,764家公司中,去年应收账款较前一年增加的公司数量达577家,占比75.5%。结合行业内公司比例来看,主要分布于轻工制造、机械设备、信息服务、电子、医药生物、交运设备和信息设备等行业;而商业贸易、房地产、黑色金属等行业的应收账款增长速度相对较小。
对比净利润等指标发现,部分公司全年业绩虽然出色,但应收账款的快速增加,给公司未来发展留下了隐患。比如舒泰神 ,去年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58.69%。不过,该公司在去年年末的应收账款却高达13235.8万元,较前一年的1501.7万元暴增781.4%。与此相反,公司的应收票据增幅却出现了大幅回落,由2011年同比1191%增幅下滑到2012年的155%。这也使得公司在营收实现170%的增速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却仅实现3.65%的增速,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6.18%。
“应收账款是业绩”隐形****“。”资深金融人士王桂虎认为,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膨胀或高居不下,可能反映了生产经营资金严重不足,经营活动创造现金能力减弱,也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利润有“注水”的可能性。王桂虎称,事实上,应收账款在某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账面利润的真实性。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之间应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度的比值,若该比值过大,则显示账面利润的真实价值值得怀疑。根据经验,遭受买家延付的金额超过营业额2%,即属危险水平,而逾期超过12个月较有可能成为坏账。
此外,对于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的公司来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小幅变动,将会对公司盈利状况带来较大影响。比如双环科技去年的应收账款高达3.4亿元,但公司仅按1%的比例计提坏账,远低于和邦股份 、三友化工及青岛碱业等同行5%左右的标准。如按5%的坏账计提比例来计算,该公司应计提1691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涉嫌虚增当期利润1014.6万元,公司业绩将变为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