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下称《规定》).
为加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海岸带,规定提出了严格控制海岸带开发强度、严控围填海造地行为,该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马英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对该《规定》的关键条款进行了解读。马英杰表示,对于海岸带资源应兼顾保护与合理开发,海南的《规定》对全国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协调海岸带保护与合理开发
核心内容:海南省是海洋大省,拥有1822公里海岸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出现了资源破坏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规定》中第四条写明:海岸带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应当遵循陆海统筹、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合理开发、综合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
马英杰:《规定》的出台对于海南当地的海岸线开发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全国拥有海岸带的地区应该借鉴海南的形式,根据自身的气候、海洋等不同自然条件,出台适合本地的海岸带保护法律法规。比如青岛,现在就有《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还计划制定《胶州湾保护条例》。
严格控制海岸带开发强度
核心内容:关于海岸带保护治理,《规定》中第九到第十二条以及第二十六条,分别从四个方面作出规定。第一,规定开发强度控制政策。海南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海岸带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对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第二,规定退缩线政策。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最少100米至200米的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第三,规定生态敏感资源区保护治理政策。第四,规定举报违法开发利用行为后的现场调查处理制度。
马英杰:对于按照海岸带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进行总量控制,尽管制定该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是生态容量很难进行具体测算,这一数值会随着人类的开发和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我们之前出台了很多以生态总量为指标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规定,但由于计算困难而很难具体执行。对于海岸带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同样很难测定和控制,这就需要政策的适应性管理,能够随着环境和发展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规定“退缩线”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该政策可以很好地保护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美国的彻斯匹克湾在开发过程中就要求沿海岸线留一个缓冲带,在这个缓冲带内对建筑物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海岸带的生态敏感资源区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将其完全保护起来,毕竟相对于人口数量,我国的资源有限。在开发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对于海岸带治理的优秀样本,包括总体设计、总体布局以及不同功能区域的安排。再结合我国各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
从严管控围填海造地规模
核心内容:《规定》第二十三条从三个关键点入手,对围填海造地行为进行约束:第一,“在海岸带范围内进行围填海造地应当依照国家和海南省有关规定进行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严格禁止污染严重、破坏性强、超出工程区承载能力的围填海造地项目建设,防止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围填海工程竣工验收后所形成的土地,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规定办理土地供应手续”。
马英杰:围填海造地对人类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从历史上看,杭州的海塘堤坝是我国古代围填海工程的代表,时至今日,海塘仍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沿海屏障。但是,现在我国在围填海造地工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对海岸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上述原因就完全禁止围填海造地。而是应该制定科学的标准,对海岸带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
现在我们在围填海工程中,很多都是选择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海岸带进行围填海造地,这样就将曲折的海岸线变为平直。我们在填海造地工程中要保证科学的规划施工,首先选择一些海岛进行填海工程,造出一个更大的人工岛。如果周边没有合适的海岛,需要在近海的海岸带进行填海工程的,一定要保持海岸线的曲度。
海南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地在围填海造地工程中的不科学因素,使围填海工程能够更加科学,这对于全国的海岸带保护以及合理开发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该科学地制定围填海工程标准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