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仍有人沉醉在财政收入两位数增长的盛宴里不能自拔,但对每一位地方主政者来说,“手头不那么宽裕”的感觉无疑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4月份财政收入数据显然并不乐观。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14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7亿元,增长仅6.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仍延续负增长态势,收入5357亿元,同比下降2.2%;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前4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7%,增幅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增速不仅低于全年8%的预算收入增幅,更与前些年动辄20%以上的高增长不可同日而语。而国库存款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底国库存款余额已达近年最低点,比2011年同期减少了16.6%。
细究原因,中央财政收入延续上月同比下降态势,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增幅很低,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减少,以及去年同期清缴石油特别收益金收入入库较多、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要是当月房地产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
而最根本的是,经济增长趋于平缓和实施结构性减税对财政收入造成冲击。比如,作为财政收入“大头”的税收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6.0%,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4.3个百分点。
而造成财政“紧日子”的主因之一——“营改增”的步伐仍在加快。自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地区将扩大到全国,并将择机把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据测算,试点地区扩至全国,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这同时意味着,各级政府的“钱包”也要大大缩水了。面对经济弱复苏和财政吃紧,政府仍然选择通过改革为企业减压,自己则承受了更大的财政减收压力,彰显出新一届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
虽然决心值得褒奖,但考验却不可视而不见。中国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积极财政是建立在财政收入丰厚的基础上的,一旦财政收入降幅较大,想积极也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也有很多人担心,如果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财政政策还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必要的增速?
可以看到,收入增速放缓确实直接影响了支出增幅。前4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增长13.6%,这一涨幅也是近年来的低位,2012年前4个月财政支出增长26.2%,2011年则达到27.4%。预计今年年底财政超收收入将进一步减少。但值得一提的是,民生方面的支出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大幅增加,1—4月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增长16.7%,高于整体支出增速13.6%,民生支出占比从2012年的32.5%上升至35.5%。
这一点是最令人欣慰的。民生支出在财政吃紧状态下的大幅增长,否定了大规模刺激投资的可能,可以看出政府不再盲目追求GDP高增长的热闹,而愿意静下心来,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改革。既然是不得不过的“紧日子”,各级政府更需要从长计议,把钱用在“刀刃”上。未来包括保障房建设、正在进行的新医改和教育支出等民生的重点领域,都需要保证财政支出的不缩水。
如果说财政吃紧可能成为常态,民生支出又不得不保障的时候,那就要倒逼政府首先要“过紧日子”。老百姓早已对政府“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意见纷纷,比如一些部门年底“突击花钱”,年年有却年年给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预算不规范、支出不透明、投资欠科学等现象,蚕食着政府的公信力。
不过,随着中央新近出台的八项规定,各地严控“三公”经费频频有新动作,拿老百姓诟病已久的公车私用的“车轮腐败”和胡吃海喝的“嘴上腐败”开刀,对于久难治愈的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不啻为一剂良药。但追根究底,让政府过“紧日子”最关键的还是要管住那支负责审批的“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屡创新高局面的各级政府来说,“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的日子可能有些难以适应。因为,我们毕竟在收入相对宽松的日子里生活得太久,不少人已经习惯于以支出买政绩,这种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体制性顽疾,在“过紧日子”的时候更要提高警惕并加强治理。
比如,当财政收入的减少危及到政府部门的收支平衡时,要防止一些地方为了延续政绩风光的需要而降税提费,从而重蹈乱收费覆辙;还比如,当财政收入的减少阻碍了经济指标的实现时,个别地方政府或许不惜以可能引发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为代价,重走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老路。
在财政“过紧日子”的状态下,哪些地方的钱不得不花?花多少?哪些地方的钱可以省下来?将更加考验各地主政者的智慧。而这也必将倒逼政府通盘考虑财税体制的改革,制定中长期改革预算。作为所有改革中最难推进的一项,财税体制改革或将因此迈出最扎实的一步。不过,为了在“紧日子”的状态下不拖发展的后腿,面对当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还必须着眼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改革。因此,在分税制改革之外,和城镇化趋势相匹配的资本市场改革也需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