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继6月19日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之后,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
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此举背后,是践行政府多次提及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已经告别了高增长时代,5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749亿元,同比增长6.2%,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个位数增长态势,也是连续第3个月保持在6%的低位;再从财政支出来看,5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0266亿元,同比增长12%,除社会保障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速反弹以外,包括教育医疗、文化、节能环保、农林水务在内的支出增速全部下滑。
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要解决财政收支矛盾就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用起来,不能让它闲置。”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表示。
马海涛进一步介绍称,此次盘活存量重点强调的闲置、沉淀财政资金即财政间隙资金,主要为各级财政公共财政专户、非税收入专户、专项支出专户等各个财政资金专户中的闲置存款。记者了解到,此前该部分资金除了许多地区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建设外,也有部分地区将其用于资金增值,包括与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实现间隙资金定存最大化等。
“事实上,财政已经不具备更大的投资能力及资金投放量,积极财政政策边际效应开始显现。”刘桓表示,新一届政府已经注意到,依靠以往的货币“放水”与外部“刺激”无法让经济恢复内生性动力,只有去杠杆,压债务,炼内功,盘活存量,才能让流动性转起来,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使经济逐渐回归健康常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主任文宗瑜日前表示,存量盘活最终要解决两个问题:提高流动性和提高资金效率。预计将从三个方面来入手:第一从财政收入,要打破原本的依靠土地出让收入的格局,逐步转向稳定的财税收入,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财政收入的老大难问题;第二在财政支出方面,更好地进行结构优化,改变原先的大规模刺激形式;第三,如何保持整体的财政平衡,在面临资金缺口不断的增长的情况下,下半年将会重点进行结构调整,比如养老金入市措施等将逐步出台。
(责任编辑:DF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