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报告: 实施碳交易可减少广东 2015年GDP损失90亿
环境保护部于3月30日宣布重启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通过核算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成本代价,推动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这其中,控制碳排放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成本?引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又会对降低减排成本起到多大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到2015年广东完成19.5%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相比基准情形,广东GDP将减少0.7%;而按照到2015年完成20.5%的强减排情景,广东GDP将减少0.9%;但如果在强减排情景基础上实施碳排放权交易,GDP减少比例可收窄至0.8%。
也就是说,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将会对GDP的增长产生影响,但碳交易机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这种负面影响。按照理论值计算,2015年,由于实施了碳交易,广东可减少GDP损失约90亿元人民币。
降低减排成本
据《广东碳交易体系影响评估及政策建议》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介绍,上述研究成果是在CGE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下得出的理论值。
据了解,CGE模型被国际、国内很多学者用于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影响研究。这个模型通常是在一个处于平衡态的经济系统中,对某些变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干扰,在该经济系统再次回到平衡态时,考量各个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量化碳减排和碳交易机制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该研究基于广东“十二五”规划,在设定的基准情景中,2013-2015年广东GDP平均增速为7.5%;减排情形中,2015年广东省碳强度较2010年下降19.5%;强减排情形中广东省碳强度较2010年下降20.5%;而强减排加碳交易机制情景,则是在下降20.5%的目标上,将电力、水泥、石化和钢铁四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而这四大行业也是2012年9月,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时,被率先纳入的行业。
研究发现,碳交易会显著降低纳入行业的平均碳减排成本。
在实施碳强度目标控制下,2015年到2020年,广东电力、水泥、石化和钢铁四个行业的碳减排成本为30-655元/吨CO2。这其中,由于电力行业可以使用新能源迅速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造成配额总量宽松,所以减排成本可以逐年下降;而石化、水泥和钢铁行业的低碳技术不如电力部门成熟,边际减排成本将逐年升高。
最显著的表现是钢铁行业。2015年,其减排成本约为300元/吨CO2,但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55元/吨。
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钢铁企业降低减排成本,其减排意愿必将因为成本的大幅上升而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减排目标达成。
而通过引入碳交易机制,四大行业的平均减排成本理论值可以下降到40元/吨CO2。而如果将碳交易体系的纳入部门拓展到9个行业,减排成本有望下降到30元/吨CO2.
“因此,合理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碳交易的政策利好。” 赵黛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目前广东省也正在开展陶瓷、纺织、有色、化工、造纸等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标准研究,今年上半年将组织这些行业的重点企业历史碳排放信息的报告与核查工作,研究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
促进经济发展
因为碳交易可以降低社会平均减排成本,所以碳交易可以助力减排目标达成。
赵黛青等人研究测算,按照到2020年实施碳强度下降37%的总量控制目标,广东在2015年和2020年碳排放总量可以控制在6.46亿吨和7.54亿吨,比基准情形分别减排2%和5%。如果叠加碳交易因素,则到2015年和2020年碳排放可降低到6.44亿吨和7.28亿吨,比减排约束情景进一步减排1%和3%。
更重要的是,赵黛青等人研究发现碳交易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
根据模型,减排情景和强减排情景下,自2013年开始,GDP受到负面影响。2015年,减排会导致GDP损失0.7%,强减排会导致GDP损失0.9%。而在碳交易机制的作用下,强减排情景中,GDP的损失会缩减到0.8%。
也就是说,碳排放约束对GDP有影响,且约束力度越强,影响越大,但实行碳交易机制则会减缓这种损失。
据测算,2015年,碳交易会减少GDP损失0.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经济损失90亿元,而2020年,碳交易机制的存在或将为广东增加900亿元的GDP.
项目组专家汪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0.7%的GDP损失是挺大的,但减排依然值得推进。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年度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环境退化成本上升89.6%,直接物质投入上升55%,2010年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成本合计15513.8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5%,远高于减排的损失。
此外,赵黛青等人的研究还发现碳交易机制总体而言可以增加就业。与仅仅设定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项目相比,实施碳交易机制能使全社会新增约4万人的就业岗位。新增就业主要体现在农业、纺织、钢铁、金属制品、电子设备制造以及服务业;而预计造纸、化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将出现减少。
“当然这只是理论值,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还有待检验。”汪鹏说。
(责任编辑: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