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城轨、现代物流及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新一批“工程包”项目拟向国务院申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上述信息。这是继发改委公布“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后,第三批投资储备工程,涉及轨道交通等基建和新兴产业 .
近期,国家发改委批复数千亿元基建项目,其中就包含三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地方城轨项目。有分析认为,随着骨架性大型工程的部署完毕,稳增长“礼包”将逐步向专业领域和地方“毛细血管”延伸。
对于这种“打包”式的部署,多名接受本报采访的人士均认为,这有利于集中发挥整体优势,迅速补齐短板,产生社会和经济效能。
接近官方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为配合“工程包”快速落地,中央和有关部门将陆续推出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的多项政策。这些政策既包括动员社会资本加入建设,也包括从宏观层面给予这些工程以政策和资金的定向支持。
新“工程包”里有什么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795亿元,同比增长2.6%,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的局面。“工业生产、销售稳中略升,对企业利润增速回升有积极作用。”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
上述指标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的企稳趋势。与此同时,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其中就包括定向调控的一大抓手——投资“工程包”。
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上月底表示,为更好地稳增长和促投资,发改委将不断充实完善和动态调整重大“工程包”,新一批近期可能推出。
他表示,将不断把一些符合方向、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及时补充进来,形成“四个一批”,即“实施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
去年以来,发改委已陆续推出“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前者涉及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健康与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和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后者包括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和养老健康消费等。
新一批“工程包”主要涉及哪些领域?上述接近官方的知情人士称,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调研了多个领域,并联合研究机构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改革转型方向,确定了一批“工程包”项目,将根据需要进行储备和实施。此次拟上报国务院的“工程包”包含城市轨道建设、现代物流以及一些新兴产业,同时还涉及一些旨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领域。
官方智囊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此轮投资坚持有效投资的大方向,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深挖项目综合效益,不仅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更是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人民日报》近日头版刊发文章,由权威人士解析当前经济大势,其中就强调,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近期上马的一些工程已经体现出上述考量。近日发改委批复的逾4000亿元基建项目中,就包含了呼和浩特市、南京市、南昌市三个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三个项目近期总投资达到2151.91亿元。
此外,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要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及应用,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新态势。
近期有机构发布测算报告称,今年要完成7%的GDP目标,基建投资增速至少要达到25%。这意味着后三个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四月基础设施投资20299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
有机构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水利、铁路、棚改等多个重大投资领域的部署已属满弓状态,发改委在机制方面的改革和新领域工程包的投放有望释放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投资增长点。
“要想别人拿钱,就要尊重市场”
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核心部门的年度工作表中,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根据以往经验,以基建领域为代表的投资高峰将集中在三四季度,因此二季度末期的稳增长部署对下半年的经济企稳有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一当口,发改委也加快了动作。
例如,发改委网站近日设专栏公开发布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介项目,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本次发布PPP项目共1043个,投资总计1.97万亿元。
针对正在上报的新一批工程包,上述接近官方人士表示,为保证这些项目更快落地,尤其资金上获得更多保障,发改委近期走访了包括民资银行在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在鼓励他们积极投资的同时也向他们征求改革意见。
此外,有关部门也正在和央行等中央部门进行沟通,商讨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对相关产业进行定向扶持,让项目更快生根发芽。
有官方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无论是已经推出还是即将推出的“工程包”项目,含金量较以往的合作项目都有较大提升。“要想别人拿钱,就要尊重市场,短期也好,长期也好,要能看到可期的效益。”这名人士表示,尽管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质疑,但有关部门改革的态势是很明确的。
为带动地方积极性,一系列针对地方政府“钱袋子”的政策也在适时出台。近日,财政部、央行、银监会下发《关于2015年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推动地方政府“高效、便捷地开展存量债务置换”。
目前,已有江苏 、天津 、河北 、山东 、重庆 、安徽、贵州等多个省市公布了2015年首批一般债券发行额度及期限,这意味着上述省份将进入地方债券发行程序。
稳增长政策密集亮相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就发布了多项涉及产业、财税、金融的扶持政策及改革措施。
货币政策方面,继4月20日央行超预期降准1个百分点以后,央行又于5月11日宣布降息;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试点银行腾出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重点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建设;5月15日,财政部、央行、银监会再次联合发文,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切实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
从产业上看,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
新兴产业方面,电商扶持政策正在加码。5月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8天后,商务部出台《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鼓励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认为,短期比较有效的稳增长措施还是投资,“与原来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不同,现在的稳增长不再是地方政府加杠杆的方式,而要靠定向金融等形式来增加对新兴产业、公共产品补短板的投资。”
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无论中央层面还是发改委,针对经济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都有充分的研判和政策储备。不管是总体还是局部,一旦滑出可控范围,将迅速有相应政策包出台。
(责任编辑:DF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