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调研发现,我国首家药品交易所——重庆药品交易所运行四年多以来,已探索形成全流程电子交易、公开透明的医药流通新机制,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平抑虚高药价、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预防腐败、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开始显现良好效果。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药交所模式”的推广价值已经显现,宜逐步打破药品流通的区域行政壁垒,开展跨省药品交易平台试点工作,推动建设全国药品交易平台,助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程电子交易公开透明药价平均下降近三成
2010年9月,重庆药品交易所(下称“药交所”)正式运行。药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高清表示,药价虚高是我国医改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流通环节“多级代理、层层加价”是重要原因。“药交所为药企和医院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在线交易平台,医院与药企直接交易,压缩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旨在抑制药价虚高,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记者了解到,药交所建立了全流程电子交易模式,经过审批、资质合格的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挂牌发布待售药品信息,经营企业承担物流配送任务,医院根据需求与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并自主选择采购。
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药交所参考20多个省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招标采购价格,为入市交易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制定“入市价”,并规定企业的“挂牌价”不得高于“入市价”,防止企业价格虚高挂牌,交易双方在“挂牌价”的基础上再进行议价,最终形成成交价。
某区县人民医院采购人员告诉记者,在药交所采购药品就像在淘宝购物,随时可以上线交易,还能通过议价系统与卖家砍价。“药品品种、价格、厂家等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品种规格足够丰富,定价也比较合理,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笔交易,支付过程也像淘宝的支付宝,到货后再点击‘确认收货’付款,不用担心对方赖账,结算过程非常安全。”
经过四年多的运营,药交所已发展成一个线上“药品超市”,1.4万家国内外生产经营企业和重庆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成为会员,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四大类、5.2万余个品规的产品在线交易,累计交易量已达50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药交所运行四年多来,重庆市药品采购价格一直保持在全国中下水平,与全国各省市药品价格比较,整体降幅为9.22%;比周边五省(云贵川湘鄂)药品总体价格低4.90%,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交易价格与过去的招标价格相比,平均降幅近三成。
记者日前在该交易平台看到,某医药企业挂牌的阿奇霉素肠溶片挂牌价为9.46元,而目前该药品全国集中招标采购均价为12.07元,药交所成立前在重庆的中标价为14.01元;一家区县人民医院采购的奥美拉唑胶囊价格为3.09元,目前全国中标均价6.18元,而该药品此前在重庆的中标价为6.29元。
破解传统招标采购“硬伤” 规范流通秩序实现多赢
一直以来,传统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专家的主观因素和外界传递给专家的“信息”往往产生决定性影响。不少医药企业成立专门的招标团队,重点“公关”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容易滋生腐败。同时,为了药品中标,企业还经常使用串通投标、低价中标后不予配送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与此同时,不同级别、地域、规模的医院集中采购,无法各取所需,还经常出现医院和企业不按中标价格交易,企业以次充好、替换药品等暗箱操作手段,且药品采购回款困难,医院、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之间形成长期拖欠的“三角债”。
刘高清说,作为政府搭建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药交所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传统招标采购人为因素多、交易成本高等问题,除了平抑药价,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预防腐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易环节和价格形成方面,药交所采取压缩中间环节、制定“入市价”的方式;在药品配送交收和货款结算方面,药交所着重对安全和时效进行监管。每笔交易完成时,医院、生产和配送企业即形成三方绑定的电子合同,合同要求急救药品须4小时送达、普通药品48小时送达。合同履行后,货款必须在60天内通过结算中心进行结算,任何一方如果出现违规情况,会被“亮黄牌”甚至取缔会员资格。在严格的制度约束下,药交所成立以来到货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配送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资金结算准确率高达100%。
此外,为保障药品质量和预防腐败,药交所已建立一整套考核评价体系,对买、卖、配三方的服务质量、履约情况、诚信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会员的考核评价结果完全公开,接受行业和社会监督。同时,药交所还为纪检、卫生、食药监等十几个政府部门搭建了信息化监管平台,整个药品挂牌交易过程都纳入相关部门的监管。
重庆多家公立医院负责人表示,药品价格理性回归,有利于逐步破除“以药养医”的旧体制,促进医院规范诊疗行为,并建立合理的政府补偿机制,推动公立医院整体改革。
“药交所模式”或成医改突破口辐射全国尚需政策支持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药交所模式”的推广价值已经显现,亟需国家层面予以统筹协调,打破药品流通的区域行政壁垒,开展跨区域药品交易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动建设全国药品交易平台。
据介绍,下一步药交所将涉足资本运作,打造互联网+医药金融结算平台;还将加快建设医药大数据平台,为推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加强探索区域化交易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医药流通新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等专家表示,作为医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完善药品流通体制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在这方面药交所是一个创新之举。在这个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由政府制定药品电子交易制度体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规范流通秩序、平抑虚高药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认为,药交所的服务区域仍仅限于重庆,尚无法对全国的药品流通机制发挥作用,“药交所模式”的推广价值已经显现,若将重庆药品交易所的覆盖面扩大到全国,逐步建立全国范围的药品交易平台,将有效破解医药流通体制困局,成为医改的重要突破口。此外,今年6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建立全国医药交易平台,有利于形成完全市场化的价格发现机制,形成医药相关产品市场化的价格体系,还有利于形成药品价格指数,为医保控费提供市场价格依据。
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国家层面宜给予政策支持并统筹协调,打破医药流通的区域行政壁垒,开展跨省药品交易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动建设全国药品交易平台,使其与医保基金平台以及更多的医疗机构对接,让医疗、医保、医药在这个信息平台上联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医药流通新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