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报告称珠三角制造业用工荒持续 面临工资上涨等挑战

2015-6-9 6:07:57东方财富 【字体: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来最先开放的地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样板。这一地区地理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0.6%,人口仅为全国人口的4.2%,却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7%,吸收了全国外商投资总额近20%,外商投资主要来自邻近的香港地区。

  【特别报道】2015 年度珠三角制造业调查报告

  2015年度珠三角制造业调查报告

  珠三角之短痛,中国、东盟之长赢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中国制造业重镇,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用工荒仍在继续,今年工资涨幅或达8.4%,这是近期我们开展的第六次年度珠三角制造业调查得出的发现。

  ●在我们看来,此刻珠三角的短痛,正是中国转向长期可持续增长模式的组成部分。工资上涨体现生产率持续改善,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产品的复杂程度提高。服务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亦体现出这一转变。

  ●增加自动化投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是珠三角制造企业应对用工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普遍做法。选择向外迁移产能的企业首选越南和柬埔寨。

  ●我们以为,东盟国家(ASEAN)凭借较低的工资水平、丰富的劳动力供应和家庭富裕程度持续上升,能够极大受益于珠三角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换代。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东盟有望成为亚洲的下一个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东省的9座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来最先开放的地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样板。这一地区地理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0.6%,人口仅为全国人口的4.2%,却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7%,吸收了全国外商投资总额近20%,外商投资主要来自邻近的香港地区。

  珠三角在很多方面仿佛中国的缩影,无论是突显拉动中国经济的引擎,抑或反映转向更可持续发展所出现的挑战。其中最核心的难题是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珠三角和这个国家的竞争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2月底到3月底,我们实施了第六次年度珠三角制造业调查,近300家在珠三角经营的港资和台资制造企业参与调查,

  对中国经济的最新动态带来独特、深入的观察。

  把脉珠三角

  经济调结构,制造业挑战加大

  调查结果显示,从宏观层面看,目前中国经济仍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保持收入增长,而从企业微观层面看,持续的用工短缺意味着珠三角制造企业面临着更多成本挑战。受访企业也对利润空间收窄、融资状况紧张、订单前景不明朗、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表现出持续担忧。但对于顺应形势的企业而言,也意味着机遇。增加资本设备投入、生产工艺自动化和产能迁移是珠三角企业的应对之策。

  1。用工荒持续,工资面临稳步上涨压力,预期涨幅为6.8%

  工资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加快,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转向消费驱动、服务业导向型增长模式的组成部分。工资提高部分是政策作用的结果,但供需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民工工资快速增长可能影响到制造企业,更广泛的担心是劳动力需求可能最终随经济放缓而减速,延迟中国经济转型。从这个意义上看,此次调查受访企业的工资水平提高(或计划提高)的幅度大于2014年是好事。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更大比例的受访企业预计工资上涨幅度为10%~15%。2015年平均工资涨幅预期是8.4%,高于去年的8.1%。但是,当前年度工资涨幅预期与上一年度实际涨幅之间的差距是近年来最小的,可能体现出企业更谨慎的情绪和更温和的通胀预期。使用官方CPI作为物价平减指数,2015年预期实际工资涨幅约为6.8%,高于2014年的6.1%和2013年的5.8%。实际工资增长持续加快应该能为家庭消费提供重要支撑,在今年中国经济减速背景下,这一点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它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

  超过七成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在今年春节之前提高员工工资,平均幅度为8.5%。纵向比较来看,26%的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工资上调幅度超过去年,18%的企业预计上调幅度会低于去年,其余多数企业预计2015年工资上调幅度与2014年相当,体现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造成的稳步工资上涨动力。

  受访企业中29%表示近12个月用工荒有所加剧。15%的企业表示,与一年前相比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84%的受访企业表示,用工充足率在80%或以上,略低于去年调查时的87%,但仍然属于较高。

  2。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及其他推动因素

  政策也对推高工资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1个省/市提高强制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深圳提高幅度最大,为12%,达到每月2030元。我们预计,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幅度为10%~11%,高于受访企业估计的8.4%。

  很多企业支付的工资水平早已高于最低工资标准。只有7%的受访企业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企业的工资水平产生“很大”影响。

  今年来自工资集体协商的压力没有加大。23%的受访企业表示,在最近6个月与职工代表有过正式的工资协商谈判,2014年这一比例为24%。还有14%的企业表示,今年某个时候可能不得不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地方政府更严格要求各项社保资金缴纳继续增加制造企业的成本负担。71%的受访企业表示社保缴费实施更为严格,持这一观点的企业比例与去年相接近。如果严格实施的话,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占工资的40%~50%,大幅增加了本已沉重的成本负担,特别是工资占受访企业总成本的平均比重已达到22%的水平。

  3。生产率提高与工资通胀

  生产率增长看来正在加快,有望超过工资增速。由于缺乏可靠的官方数据,我们使用询问企业每个工人的产出增幅是否大于工资来衡量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对此问题,67%的受访企业持肯定观点,比例高于去年的61%。尽管仍有数量较多的少数企业表示,生产率增长落后于工资增长,但我们预计工资成本上涨向最终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是有限、可管理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今年通胀不会成为问题。我们预计2015年CPI增幅1.6%,低于去年的2.0%。而且,我们认为上半年通胀可能继续回落,为进一步放松政策稳增长创造空间。

  劳动力不足解决之道——投资还是迁厂?

  如果一个经济体能从微观层面有力地推动适当的行为改变,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压力未尝不是好事。愿意扩大投入提高资本结构和竞争力的企业能够获益于新机遇。

  据45%的受访企业反馈,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优化工艺流程是企业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首选对策。对于大企业,这一比例提高到70%,反映出他们有更强的实力改善生产流程,享受规模经济效应。较小规模的企业中,只有30%的企业做出这一选择,青睐“扩大资本设备投入”。

  是否选择迁移,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间也显示出差异。受访企业中,有20%表示计划向内陆迁厂,较去年的28%有所降低。大企业普遍较小企业更为青睐这一选择。另外,11%的受访企业计划向海外迁移(去年这一比例为13%),主要为较大的企业。

  对于计划外迁以降低成本的企业而言,越南和柬埔寨是首选,其次分别为印尼、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考虑外迁的企业主要是低端制造企业,如纺织、制衣等。对于青睐向中国内地迁移的企业来说,广东周边省份,如湖南和广西,是首选目的地。

  45%的受访企业认为这些应对劳动力短缺的办法可以节省成本达10%~20%,20%的企业认为可节省成本达20%以上。

  工资上涨不是珠三角制造企业面临的唯一挑战

  1.2015年利润降幅收窄

  受访企业预计今年利润下降平均幅度达0.4%,较去年调查时的下降1.9%有所收窄。同一企业指标看,24%的受访企业预计今年盈利将会改善,19%的企业盈利将下降。

  2。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接近20%的受访企业目前全产能运营(去年这一比例为22%),63%的受访企业以80%~90%的产能运营。

  3。信贷状况趋紧

  35% 的受访企业称目前与2014年同一时期相比融资的难度加大,只有7%的企业表示融资更为容易。不过,企业的融资状况可能有所改善,渣打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随着近期多项货币政策放松举措的出台,4月份企业可用信贷情况有所改善。

  4。订单前景似有改善

  今年年初3个月订单情况比较疲弱(38%的受访企业表示订单减少),但企业预计订单会好转。超过40%的企业预计未来3个月订单会改善。

  5。主要市场经济前景预期不一

  美国和欧洲是受访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企业对主要市场经济情况的看法有喜有忧,22%的企业持积极判断,27%的企业持消极判断。对中国经济的观点更为谨慎(18%积极,37%消极).

  6。企业转为看跌人民币

  只有16%的受访企业预计2015年人民币将升值,而去年调查时持这一观点的企业占比超过97%。当前大多数企业预计人民币将贬值。

透过珠三角看中国

  增长放缓波及劳动力市场

  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仍然稳健,大部分受访珠三角企业反馈称,目前招聘几乎与去年同期一样困难,这意味着用工荒问题仍然存在,支撑潜在的工资上涨。但若经济增长长期维持疲软态势,则劳动力市场面临疲弱风险,继而拉低工资和消费水平。此外,随着中国企业致力于提高经营效率、升级换代,预计短期阵痛将在所难免。

  目前劳动力市场似乎仍然稳固,全国就业市场劳动力供需比仍在1以上。最近一期渣打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及调查结果显示,春节假期过后企业用工有所抬头。4月工资指数仍然同3月持平在63.8,表明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仍然较高。4月企业用工预期指数出现下滑,表明近期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有所放缓。

  我们预计,随经济大范围放缓,消费减速的风险仍然存在。首轮中国经济减速主要由制造业和家庭投资放缓所致;我们预计潜在的第二轮经济减速或将由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疲软导致消费下滑所引发。

  中国制造业转型

  1。从人工到自动化

  很多观点认为,工资成本上涨将置中国这一全球制造大国于不利地位。我们不认同这一观点。随着中国目前正努力向制造业价值链上端进发,我们认为,中国制造正在经历积极的转变。劳动力市场萎缩及其他相关的挑战可被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催化剂。

  中国制造业转型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制造商通过扩大自动化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投资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这一选择为45%的珠三角受访企业所青睐,位居所有选项之首。

  首选将工厂迁移至中国内陆或迁至国外的受访企业比例出现下滑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我们认为,人工操作转向自动化,改进生产工艺是应对劳动力短缺的积极措施。这一转变或反映出中国企业正开始涉足更高端、更高附加值制造。据国际机器人协会数据,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取代欧盟和北美成为全球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经济体。

  工业自动化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中国工资水平呈上升趋势的部分原因。67%的珠三角受访企业反馈称,单个工人产出增长超过工资增长,为生产效率提高可推动工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这一趋势若能持续,则其将加速中国工人收入的增长并支撑消费。

  2。从低端产品到高科技

  衡量中国制造正向价值链上游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是高科技装备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自2004年以来中国高科技设备出口规模快速增长。目前高科技设备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约达28%~30%,超过低端产品(如服装、鞋子和玩具等)出口份额。近几年中国高科技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同比增长亦开始加快。

  中国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鼓励铁路、机电、通信设备、航天设备和电子设备等高科技行业快速增长。我们预计,中国传统的廉价劳动力拉动型增长模式将逐步被创新和科技拉动型增长模式所取代,创新与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并不过于担心低端产品制造商将工厂迁离中国。

  我们认为,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主要由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和产品生产工艺愈发复杂等因素所致。这一转变反映出中国在应对向价值链上游移动、解决过剩产能、遵循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及由劳动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增长模式等挑战时仍具备巨大的潜力。

3。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整体经济结构也在经历转型。中国开始由投资拉动型增长转向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服务业将成为中央决策者的首要重任。中国服务业GDP占比正不断上升(2014年底达48.2%),近几年已超过工业GDP占比。

  我们认为,中国服务业极有可能达到潜在增长率并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再平衡。金融服务业是极具潜力的一个典型例子。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样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增长机遇。

  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表明,投资者对中国服务业的关注正在上升,而此前私营部门和外国投资者对投资制造业更感兴趣。最近几年中国地产行业、租赁及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以及金融保险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而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出现下滑。2013到2014年,外商直接投资整体出现收缩,但上述四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同比增长达11%。服务业持续引起外国投资者关注,即便部分制造业企业将工厂迁出中国。这一现象支撑了我们的观点,即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放缓对增长模式再平衡的中国属于自然现象。

  企业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风险

  2015年渣打珠三角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对2015年人民币前景预期转变。2014年调查中,97%的珠三角受访企业预计人民币将对美元升值,而此次调查中,仅16%的受访者持此预期,多数受访者预计人民币将对美元贬值。但受访企业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人民币贬值。逾60%受访企业认为,人民币贬值对企业经营有积极影响,这或许反映出受访企业以出口为主的分布特点。

  东盟——下一个“珠三角”?

  东盟获发展机遇

  珠三角制造业转型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动态大转变的一个缩影。鉴于中国制造业已接近饱和,预计东盟制造业将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20年内,东盟有望受益于相对较低的工资成本和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东盟将成为更加重要的全球出口地区。由于越南拥有上述优势且毗邻中国,我们认为越南注定将成为中国向制造业价值链上游进发的最大受益方之一。

  1。未来20年东盟具天然竞争优势

  多数东盟经济体(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除外)制造业工资均显著低于中国。东盟的人口优势也较明显。据联合国数据预测,2010—2030年东盟劳动力人口或将增加7000万,同期中国劳动力人口规模将减少约7000万。东盟经济高速增长且投资环境较具吸引力同样属于自身优势。在世行发布的营商容易度和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的国际排名中,部分东盟经济体均排名居前。2013年东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超过中国。预计未来几年其他东盟经济体在本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将逐步扩大。

  2。东盟全球出口份额将上升

  东盟经济体制造业发展程度有高有低。为充分利用各经济体制造能力,东盟需更好地整合各经济体资源优势并加强分工协作。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建立一套普适的区域性投资法规体系能为企业投资东盟整体战略提供更多便利。随着更多外商直接投资由中国转至东盟,东盟有望赶上中国并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经济体之一。2013年东盟对外出口规模占全球出口总额的7%,随后一直稳定保持这一份额。2008—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出口国,目前其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12%。

  越南:崛起的低成本制造市场

  本次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中,越南是计划将工厂迁离中国的首选目的地,逾三分之一受访企业持此看法。低工资、年轻且熟练的劳动力和毗邻中国促使越南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建厂目的地,对劳动密集型制造领域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此外,越南中产阶级迅速扩大和人口愈发富足使其有潜力成长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庞大消费市场。

  1。越南是代替珠三角的首选境外目的地

  过去三年的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中,受访企业连续三年均选择越南作为替代中国珠三角的首选目的地。2015年调查计划将工厂迁离中国的受访企业中,36%的企业称新厂址将建在越南。受访企业估计,将工厂迁往越南平均节省成本将略超过19%,而迁往中国内陆省份将节省不到16.8%。越南等东盟经济体发达且完善的当地纺织工业和已经建立的基础设施,使其对寻求将工厂迁离中国的服装制造企业更具吸引力。越南一直是湄公河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流入的主要受益国之一。2013年东盟外商直接投资中逾7%流向越南(若不计新加坡则达14.4%)。我们预计随着更多外企将产能迁至越南,越南的外商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2。本地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是重要驱动力

  除经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外,湄公河地区消费市场庞大且不断成长。越南拥有9000万年轻人口且这一数字正不断增大;据联合国统计数据估测,未来15年越南人口规模将增加到超过1亿。越南适龄劳动人口(15~60岁)超过6000万。2014年我们开展的湄公河调查中,44%的越南外国企业反馈称,庞大的当地消费市场是其决定在越投资建厂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越南富裕阶层规模快速增长,其2005—2013年间人均GDP增速位居东盟经济体之首,2013年越南人均GDP增长2.7倍至1900美元。据经济学人智库预测,2014—2020年越南富裕家庭(金融资产在10万~200万美元之间)规模增长速度将达到全球第三。财富增长将增加当地居民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使得越南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我们认为越南将受益于中国人力成本竞争力的下滑,并依托丰富且廉价的人口资源更好地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责任编辑:DF12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