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背景下企业跨境并购和投资空间巨大
由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国际化与跨境并购圆桌会议昨日在上海召开。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会议上透露,上海市政府已形成新一轮的金融改革初步方案,以实现自贸区金融改革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好联动,重点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也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是“信息传播之路”,资源要素流动背后需要由信息支撑,这也为通讯社事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将充分发挥遍布全球的采集网络,传递“一带一路”的中国声音、中国主张。
企业是“一带一路”的中坚力量
慎海雄认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结构化改革打开了“另一扇门”。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饱受流动性泛滥之苦,潜伏着泡沫和高杠杆的“暗礁”,另一方面,远离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和交通不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欠缺,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成为全球化的“盲区”。从某种意义说,“一带一路”就是将“资本高地”与“投资洼地”连接起来,引领新一轮全球资源重新优化配置。
而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的国际化企业,是推进“一带一路”的中坚力量,企业既是这项倡议的受益者,也是实践者、建设者和推动者。慎海雄认为,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未来将涌现出更多企业,通过跨境并购、海外投资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成为大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境并购的市场迅速上升,从危机前的每年2.4万亿到去年跨境并购实现量3.5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潘岳汉认为,整个跨境并购是企业国际化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认为,上海开埠至今的历史表明,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和机遇。通过改革开放后的主动开放,以及加入WTO的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利用国际分工和本国红利,实现了产品的走出去,但这些产品总体来说还比较低端,是企业走出去的初始阶段。未来,企业的生产经营、货币贸易、建设工程等要走出去,企业要实现国际化经营,力争使得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和分工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企业应参与规则重构
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认为,企业除了手握资金之外,还需要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同时并能实现利益共享。短期内,能让合作伙伴挣到钱,长期要为其带来价值,实现业务的属地化。这是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并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金融、法律和信息服务也得跟得上。潘岳汉举例说,“一带一路”的一些沿线国家有金融风险,如俄罗斯的货币稳定问题,针对一些单向出口国家的对冲成本也比较大。所以说,金融服务能否跟着走出去也非常重要。
屠光绍表示,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人民币和金融服务也要走出去。上海虽然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但从配置国际资源的产品、工具和体制的角度看,金融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不够。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现更好的联动,以支撑企业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他透露,在“一行三会”的支持下,上海市政府已形成了新一轮的金融改革的初步方案,以实现自贸区金融改革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好联动,重点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否切实保护自身利益同样至关重要。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三点:企业能否出得去?出去后能否生存下来?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王新奎建议,中国应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新签订投资保护协议,因为无论是本国的司法救济渠道抑或提交国际法,最后判定的准则就是两国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此外,企业要有参与全球规则重构的定位和意识,因为全球规则背后的推动力即是企业。企业作为利益相关方,应该参与到全球规则的重构。
(责任编辑:D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