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公司6月25日最新发布的利率市场化白皮书称,中国银行业已经实质上进入了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代,距离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仅一步之遥。随着这一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预计将受到显著冲击。若不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回报率(ROE)或减少约1/3,行业也可能面临重组和洗牌,对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这份名为《中国银行业趋势与七大转型策略》的报告指出,如同在国际市场所广泛观察到的,一旦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必定加剧银行业竞争,给从业者带来利差收窄、风险上升、经营成本增加等冲击,盈利能力将被大幅削弱。在一般冲击情景下,平均ROE从2014年的17.6%下降至11.3%,降幅约为1/3。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差异会被显著放大,经营业绩发生明显分化。部分具有前瞻性战略视角的银行将积极采取应对举措,其中第一梯队的优秀银行将能够更好地抵御冲击,资本回报率能够领先于行业,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则可能大幅下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麦肯锡认为,中国商业银行还同时受到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业准入放松、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变革的影响,以及新兴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如分流居民储蓄存款、抬高银行的负债成本,并在人才市场上成为新的竞争对手等。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将进入变革发展的新常态。
“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中孕育着机遇,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倪以理(Joseph Luc Ngai)说,“如果银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能力跟不上变革要求,就有可能被兼并,或是破产被淘汰出局,而做好充分准备的银行往往能够抓住机遇窗口,迅速崛起。 因此,商业银行亟需根据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实施全面转型,建设核心能力,适应发展的新常态与新要求,将市场化危机转化为赢的契机。”
白皮书建议中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七大转型策略,以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七大转型战略分别为:战略与治理模式领先,做到客户聚焦、产品聚焦、区域聚焦,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实施专业化治理模式;精于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管理,建立战略导向,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与决策能力,优化资本配置,完善团队、量化分析模型、数据与系统等基础支撑;掌握定价,建立精细化、针对客群的差异化存款定价能力,以及基于风险的贷款定价能力等,建立定价组织团队、数据与系统支撑;管理并经营风险,主动经营风险,避免风险与业务脱节,实现与业务增长的充分协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战略性配置资源,并建立成本透明化热图,推进短期、中长期降本举措,使成本与效率成为战略竞争力;善于用人并掌握队伍,建立与战略高度匹配的关键人才规划、盘点,以及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投入策略,实施市场化的薪酬激励与评价,并完善关键人才的接班与培养机制;强化信息科技与治理,做好前瞻性的信息科技规划,同时加强科技治理、数据治理,统筹规划、优先排序、分步推进,建立应用系统,支撑业务转型与发展。
“这七大转型策略与银行的收益和成本息息相关,能有效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缓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本回报率的不利冲击,并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麦肯锡全球董事曲向军强调,“比如,战略聚焦与治理模式优化,能够帮助银行提高净息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强化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管理能力,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升净息差并增加投资收益;提升定价能力则能够显著提高净息差;主动经营与管理风险,能够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成本;提升成本管理与效率,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强化人才管理则能够产生全方位的积极影响。”
“中国银行业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跑马圈地已成为过去,成功的要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变,未来有可能出现银行业优胜劣汰、兼并收购的浪潮。商业银行应该紧抓时间窗口,先行一步提前布局,尽快实施七大转型策略,获取显著的先发优势。银行需要通过系统性规划、实施,确保转型成功,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中胜出。”
(责任编辑:DF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