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项下开放“前夜”遭突变专家称当下并非开放好时机
中国央行今年曾宣布,年内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各方一直保持乐观态度。而如今,内忧外患之下,这项已经走到“最后一公里”的改革是否会再次放缓脚步?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多位人士认为,眼下并非资本项下开放的好时机。这场股灾爆发在开放“前夜”,给中国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上了宝贵一课。它暴露出的问题是,面对现代金融运行,我国的市场监管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并非资本项下开放的好时机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不仅是一个经济决策,也是一个政治决策,是否会放缓这由监管层决定。但这次股灾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分析人士指出,“资本账户可兑换”可以算是在中国最有共识但也最具分歧的改革之一。所谓共识,是大多数人都同意,开放的资本账户和可兑换的人民币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是一个迟早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关于“可兑换”的程度,以及开放的速度、开放的条件等问题,一直是决策层和专家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实现资本项下开放,前面很乐观,但现在看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是要放慢一点。因为,金融管理的水平、体制机制,比如一行三会之间如何协调,宏观金融机构是不是要进一步整合,证监会金融产品的监管问题等,有很多探讨的空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本报记者表示,无论从哪个角度,目前都不是开放的好时机。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国内经济下行,加之A股暴跌,如果这时候放松对汇率的调控,短期汇率下跌,会更加引起民众的恐慌,信心的动摇,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表示,加快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战略上应谨慎。在他看来,对一个拥有大量外来资本的经济体说,未来的风险显然已经不是资本的进一步流入,而是一朝撤离。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水落石出”。一旦资本大规模撤出我国,这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价格暴跌,股市、债市、汇市和房市必将大幅走低。
市场应对现代金融危机还需“补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最近A股暴跌,就在中央“救市”的过程中,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跌,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出现比较明显的跌幅,令人担忧的风险隐患已经开始显现,这些都体现出现代金融的复杂性。
“现在来看,资本项下开放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时机。这一次股灾显示一个情况,我国对于现代金融运行的了解还是相当不够,还有很多课要补。”他表示。
鲁政委介绍称,现代金融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就体现在“向张三开了一枪,但是李四倒下了。事前很难分析,但事后恍然大悟”。
长期来看,鲁政委认为,目前资本项下开放一个很大的制约是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不够。
“人民币汇率还是刚性的,如果此时资本项目开放,也就是相当于水池之中的水自由注入和流出,但水平面不能动,这不是有问题吗?只有当水平面是随水的进出上下浮动,容器才是安全的,否则水出去的时候,容器向里垮塌,水进来的时候,容器会顶暴。”鲁政委对记者说,这一次股灾也是给监管机构提了一个醒:汇率的灵活一定要先于资本项目开放。
截至2015年5月,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538亿美元,央行口径外汇占款26.73万亿元人民币,尽管连续4个月负增长,但下降规模有所收窄。
连平此前表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是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应先于或快于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
他称,如果在利率与汇率依然存在较多管制的前提下全面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就缺乏资金和货币价格的调节机制,这无异于向国外投机者打开机会之门。下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应同步向前推进。在当前利率汇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特别是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十分必要。
(责任编辑:DF105)